農副市場很大,也很亂,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難聞的氣息,都是各種干貨濕貨混在一起的雜亂味道。
尋苓找到菌子攤位。
可惜此時已是晚上,她想賣鮮活的菌子是買不到了,只有干菌子。
尋苓打算明早再來一次,看看能不能買到新鮮菌子,接著便挑了數十種干菌子每樣買一點。
她身懷鑒定術,可以看到菌子的好壞,特意選了質量最好的那家。
可惜盡管市場上最好,在系統那里的評價也不高平平無奇的干雞腿菌。
平平無奇的香菇。
平平無奇的白玉菇。
好啦好啦,知道都是平平無奇了。
順便路上又買了幾個煲湯的砂鍋。
回到家里,當即便忙活起來,泡菌子,準備煲湯。
想起什么,尋苓又給大伯打了個電話,說家里做菜要山野菌子,看看能不能采一點,她出錢買,大伯好好答應下來。
村子里還有不少留守老人,撿菌子這事兒正好做。
尋苓之前還想過去大城市開店,畢竟自己有系統金手指,注定會發達。可現在想來,小縣城也挺好的,離鄉下近,可以自己培育好的食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廚藝再好的廚子,也沒辦法將垃圾食材做得絕頂美味。
食材本身,便是美食最重要的基底。
尤其是菌子這種食材,吃的就是它的鮮香,吃的就是那股本味。
干菌子泡發需要時間,尋苓等了一會兒,開始按照食譜上的步驟煲湯。
鍋里下豬油,先煎雞蛋,煎至兩面金黃后盛起來,將剝好的幾只蝦放下去接著翻炒,盛起來,再稍微炒一下菌菇,撈起。
而后加水,燒開,水開后依次放入雞蛋、蝦仁、菌菇,文火煲個十幾分鐘,最后放入手捏成大塊的豆腐,繼續慢煲半小時。
食譜里記載用的是新鮮菌菇,撕碎為佳,能使味道更鮮美。
尋苓用的是干菌子,只能切。
第一鍋燙還在燉的過程中,難以言喻的香味就飄了出來,這是菌菇湯的共性。
尋苓一直等到開鍋時間,下入一點點鹽與雞精,嘗一嘗,一股鮮味直沖味蕾。
所有的食材味道全都隨著燉煮流入了湯里,蝦仁幾乎煮化,雞蛋碎漂浮在湯上,湯汁是微微清透的白。
湯喝起來很清爽,一點也不油膩,應該是豆腐中和了豬油的膩,豆腐吸飽了湯汁,又嫩又滑,算是其中的點睛之筆。
蝦仁的海鮮與雞蛋的香,以及菌菇的那種大自然的鮮味,匯聚到一起,這才是三鮮菌菇湯的滋味
實話實說,很好喝,但這個湯并未達到黃金蛋炒飯那樣的驚艷。
丟下鑒定術,果然結果為一份還算美味的三鮮菌菇湯。
尋苓微微皺眉,繼續開始燉第二鍋。
第二鍋她換了菌菇,這一鍋味道略有不同,畢竟用的菌子不同,有的菌子土腥味重,有的菌子口感厚重,有的菌子更清爽如蔬菜。
每一種菌子都給這鍋湯帶來不一樣的滋味。
尋苓燉湯到一半,爸媽結束了今天的營業,上來了,見她還在廚房忙碌,兩人很是詫異。
“乖崽,你又在做什么呀”
尋苓沖爸媽和堂哥招手“我想做一鍋湯,這會不是吃菌子的季節嗎還有很多人來吃蛋炒飯,但炒飯還是太干了,我看不少人吃得都噎
住了,配個湯更好。爸媽,你們來給我嘗嘗,這兩種哪種更好喝”
尋爸尋媽拿著勺子一一嘗過。
尋媽指著左邊的說這個好喝,好鮮哦,我再喝一碗。”
尋爸指著右邊“我喜歡這一份,味道重一點,有股菌子味。”
右邊用的菌子里有香菇,的確更有菌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