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聽過呢
“崔兄,你我同為國子學門生,將來都是要一同入仕的,凡事應當三思而后行,怎可不分青紅皂白,偏聽一家之言。”
“長此以往,若是出了冤假錯案”
少年絮絮叨叨的聲音不斷從車廂外傳進來,謝歲忽然想起來自己在哪里聽見過了。
胭脂山,蕭莊別院,他朝著傅郁離下跪時,對方身后傳來的那聲“傅兄”。
原來是主角啊。
謝歲心里忽然就樂了。
窗戶外的主角十分耐心的同人講道理,“崔兄,你虛長我數歲,我敬你學識廣博,只是越是如此,越該做好表率”
“閉嘴啊”另一道聲音顯出幾分煩躁,“言聿白你如此維護這馬車上的人,誰知道你是不是貪慕權貴,想搭上攝政王這條線,所以給他們做假證”
少年呆了呆,繼而反駁道“我沒有,我根本不認識馬車上的人,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公道,實事求是,不論貴賤當一視同仁”
那儒生懶得同言聿白再辯駁,他看著馬車上攝政王府上的標記,惡從膽邊生,抬指以折扇將車簾一掀,“這位貴人怎的一直說話,不如下來同小生分辨分辨,總藏在馬車上算什么”
清風浮動,燈籠里發出的暖光探進漆黑的車廂內,照亮了狹小的空間,和車廂內正襟危坐的少年郎君。
謝歲一身寬松玄袍,眸如漆墨,面色蒼白,唇紅如血,坐在車廂里似笑非笑,像個靈堂里扎出的紙人。
崔寧瞪大了眼睛,如同見鬼。
片刻后,紙人說話了,聲音懶散,“崔公子,久仰啊。”
崔寧手中折扇吧嗒掉了,他瞪著謝歲,舌頭都打了結,“謝謝謝歲你不是被流放了嗎”
謝歲但笑不語。
蕭鳳岐為了將他撈出來,往天牢里使了許多銀錢,玩了出李代桃僵之計。所以按理來說,謝歲如今應當遠在去西北充軍的路上,而不是一身華服錦緞,坐在王府的車架里。
想來蕭鳳岐也知道自己這事做的危險,故而沒讓人四處宣傳,金陵城里除卻同蕭鳳岐熟識的那堆人外,其余的大概還都以為他滾去西北吃灰去了。
馬車外頭那人叫崔寧,是戶部侍郎之子,從小便會溜須拍馬,謝歲老爹從前是文臣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上學時一堆擁躉,崔寧就是他的小弟之一,從小到大沒少被欺負使喚。
只謝歲一個眼神,崔寧卻像見了鬼,老鼠見了貓似的,后退數步,連滾帶爬同馬車拉開距離,抬手就想帶人跑路。
他今日本來就是故意找茬,鎮北王一介武官,扎根北疆,在朝中沒有半分根基,如今天上掉餡餅讓他撈得了個攝政王的位置,每日里耀武揚威,將朝中閣老罵的狗血淋頭,他爹一個月里被氣暈了三回。
他們為難不了攝政王,還為難不了他手下嗎所以找了無賴過來找茬,打算從王府里的人入手,要么他們吃了這個悶虧,要么上折子參他們一個縱馬傷人,御下不嚴。
萬萬沒想到居然會在這里碰到謝歲。
淦謝家人都死絕了,這王八蛋怎么還沒死啊晦氣
崔寧一下子慫了,他驚疑不定的看著謝歲,扭頭就跑,然而走了三兩步,忽然想起,不對啊,如今謝家都沒了,謝歲一個罪臣,他身為戶部侍郎的嫡子,怎么說也是個小衙內,還怕他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