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趙家族長正拿了那產量比尋常小麥要多一倍的麥穗,同真定縣德高望重的老人們商議“這潁川才子郭奉孝帶良種而來,誠意十足。我等受此恩惠,不能不投桃報李啊。”
老人們翻來覆去檢查著麥穗,確認上面的穗子的確是原原本本生長在上頭的,震撼之余自然無比渴望為子孫后代留下良種“就算種子最后在地里沒有結出來那么多麥穗,但對方顯然有此能耐,無論如何,理應派人前去弄清楚。”
立即有人應和道“良種畢竟是關系子孫后代千百年生計的大事,就算是陷阱,也得派人去確認真偽。”
有一老人抬眼問“可對方指明要子龍,他怎么說”
趙任回答道“云兒今天剛回來,他早就想出去闖蕩,聽得有人賞識,自然無有不應。”
有人仔細想了一下,建議道“如今諸侯紛紛要進京討伐董卓,我們老眼昏花,難以看出誰才是值得追隨的人。兒郎們空有報國之心卻不得門而入,不能讓他們白白蹉跎歲月。既然才子說陽城無一饑民,方圓百里的流民皆去投奔,不如讓小輩去眼見為實,或許日后能大有作為。”
眾人紛紛贊同“是啊,縱然天下如何紛亂,投奔仁義之士總是沒錯。”
商量來去,他們決定讓趙云前往陽城,順帶為家鄉父老打探京城的消息和傳遞天下大勢的消息。畢竟潁川學風甚濃、人才濟濟,且距離洛陽又近,是個長見識的好地方。各家兒郎們,愿意追隨趙云而去的,他們也絕不阻攔。
而趙云也不愧是郡中兒郎表率,不到一天就有百人決定追隨他。
他們身騎白馬,穿著銀色的鎧甲,手持長槍,各個精神抖擻,戰力非凡。饒是郭嘉同趙云交談后覺得十拿九穩,也被這人數和精良的裝備給驚訝到了。
難怪真定縣各族長老神在在,并不擔心兒郎們的安全。
前來的兒郎并不多言,同趙云說的話卻蘊含著沉甸甸的情誼“義之所至,生死相隨”。
這樣一支精銳隊伍放在哪個州郡,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果然莊主特意叮囑是有道理的,難怪說會有白馬義從”郭嘉心下暗嘆如今看來,還是小瞧莊主神鬼莫測的本事了。
他打開鴿籠,將寫給莊主的信卷起來,綁在一只鴿子的腳上,在無人的角落放飛了。
陽城縣,燕綏若有所感地打了個噴嚏咦,誰在想我還是我花粉過敏了
廣受歡迎的燕縣丞被年輕的女郎們拋了太多的花,而秋末又是菊花盛開的時候,燕綏只感覺自己一身的花粉味。
耿直的護衛周泰甚至準備了兜網,用來裝四處擲過來的菊花。
幾天就積攢了幾籮筐,他是個粗中有細的漢子,還知道把菊花曬干了送給莊主泡茶喝。
燕綏不忍拂了他的好意,沖泡了幾次。只是這菊花苦澀的口感,愈發堅定了她趕緊把紅糖和冰糖給做出來的決心。
在燕綏的授意下,秋收后出去
收稅的小吏手下留情。實在交不出糧的百姓,差役悄悄給了寬限。且賒欠在賬上,簽字畫押,以兒女抵押兩年,不過官府多了一條要求,抵押的兒女不得私自定親和婚配,就算日后解押,他們的婚配也得去縣衙登記才作數。
在百姓樸素的觀念里,既然抵押了兒女,兒女的命都由官府做主,對方管婚配也理所當然。
荀彧捏著賬本悵然“潁川已是天下富庶的郡縣,這抵押兒女者竟還有七百多人。”
陳宮亦嘆息了一句“枯旱連年,戰亂并起,往年的干旱和黃巾賊的騷擾讓百姓今年可耕的種子少,饒是今年雨水充足,收成也不好。”
“待郡縣開鑿水渠完畢,明天收成肯定好些。”至于良種,目前燕綏并不打算分發給百姓,而是打算通過兼并田莊、開墾荒地屯田等舉措來在自己的地盤先行推行,培育出更多的種子。
系統兌換的畢竟有限,自己大量培育才是硬道理。
她拿著統計的數據,不解問“怎么抵押的都是女郎年紀也多是十歲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