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綏卻讓他不必著急,欣賞道“有才華的人都有獨特的脾氣,世侄有本事,沒必要太謙虛。”
諸葛玄心底也是為這個早慧的侄子驕傲的。不過他性情謙遜,少不得在自謙一番。
你來我往恭維了一番后,燕綏開始說正事兒“早就聽聞子默才華出眾,我這初來乍到陽翟,正需要子默助我啊”
諸葛玄連忙謙虛道“使君接任太守后,雷厲風行、造福百姓,玄才疏學淺,哪里幫得上什么忙呢”
其實來之前,諸葛玄就想著既然是兄長故人,又聽仆從回來后對燕綏贊不絕口,來到潁川一探也不錯,或許可以為侄兒謀得前程。
來到潁川地界后發現,身為太守的燕綏發出的“求賢令”貨真價實,太守府的班底讓人吃了一驚。他已有心動之意,覺得暫時投效也不錯,起碼侄兒能在此學到不少東西,才子郭嘉、鐘繇、陳群等人可都在這兒呢
燕綏誠意邀請道“陽翟正需子默這般大才啊,而且世侄天賦出眾,多和潁川的才子們交流,對日后也益處多多。”
見諸葛玄已有意動,燕綏笑著看向諸葛亮,諸葛玄的職位一會兒在飯桌上再詳細商討不遲,她給諸葛玄留下了思索的空間,話題一轉
“世侄天資出眾,如今正有一新造物遇到了瓶頸,可愿同眾人探討一番”
諸葛亮高興地看了叔父一眼,感覺自己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不用拘束在家里了。他朝著燕綏行了一禮“亮愿盡綿薄之力。”
請叔侄兩人喝了茶水,燕綏就要帶諸葛亮去看自己命人新造的四輪馬車。一見到諸葛亮,她就知道,這是個實干家。
與其畫餅,不如現在就讓他加入發明創造的隊伍中,感受到樂趣自然不會輕易離開了。
諸葛亮果然大感興趣,撫摸著高大的馬車,驚奇道“還是第一次見這樣構造的車輛,看座位似乎能容納十人。”
原來這時候盛行兩輪馬車,四輪馬車只是偶爾用于裝運貨物。這輛四輪馬車底盤較高,在車廂里放了一橫兩豎三排的木板,一看就是坐人的。
“我是打算在各縣開通前往陽翟的班車,以四匹馬拉,速度快了一倍不止。”燕綏胸有成竹道“但四輪馬車的轉向問題,是個大難題。”說著,讓人取了圖樣給諸葛亮看。
甚至在接下來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都沒得到解決。最后為了追求坐得穩當,反而是人力轎夫用得多了,根本沒有人上心這碼事。
“四輪比兩輪要穩當許多,載重也多。”諸葛亮小大人似得評論道“但要是車轅陷在土里,或者轉向時候十分麻煩。”
相比起來,兩輪馬車就好操作多了,堪稱指哪轉哪兒,所以行軍打仗都是用兩輪馬車。
燕綏笑道“潁川的路修得很平坦,在上面跑四輪馬車很輕松,轉向的問題也少,所以我準備推行這種馬車,再加上些減震裝置,減少顛簸。但轉向的問題不能忽略不計,想著還是把這隱患解除了好。”
發達的馬路和馬車運輸,能解決潁川郡的治所同其他縣的交通問題,這些馬兒的腳掌也都打了馬蹄鐵,也就是馬掌,用來保護它們的蹄子。
這樣日后,讓四匹馬拉著四輪馬車在平整的路上奔跑,開通“馬路大巴”線。這樣不但有利于促進貿易和經濟,還有利于燕綏控制治下。
若是不操心馬匹的養護問題,乘坐馬車從陽翟前往潁川郡的其他縣城,快則一天,慢則兩天,比以往乘坐馬車慢悠悠趕路快了一倍不止。比起和人走路差不多的牛車,那速度更優越了不少。
“使君是打算在前輪的中軸,加一個控制方向的機關”諸葛亮看木匠們焦灼的重點都在這個部位,便詢問道。
“正是,”燕綏連忙拋出更多的線索,試圖激發諸葛亮的靈感“需要在這里放一個轉盤式樣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