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綏許久不回來,正要回到房間里好好整理一番。郭嘉回自己家中,戲志才帶著諸葛亮住自己新居。反正他那房子寬敞,多幾人都住得下。
而且,回去的路上戲志才就迫不及待問起了諸葛亮對蒸汽機模型的看法。
諸葛亮也真好要與人相商零件的冶煉法,以及有哪些難題無法攻克,兩人雖然年紀差了十歲,聊得卻很投機。
戲志才還給諸葛亮看了縫紉機,嘆道“這是莊主所賞的技巧之物,可惜我研究這些時日,都沒法仿造出來,連低劣版本都沒有成功。”
諸葛亮試著縫紉了一番,又和戲志才一起拿著油燈看其構造,嘆道
“能造出這樣器具的人真是天才啊,以前總覺得自己聰明絕頂,自從和府君認識,才知道原來我一直在坐井觀天。”
戲志才道“你還小呢,前途不可限量。”
諸葛亮卻小大人般抬頭,眼睛里是不符合年齡的沉穩“這些器具,感覺我們和蓬萊之間差距了百年。”
這點戲志才無法反駁,聞言也嘆了口氣“我琢磨這個機器,一直不得其法。只能讓人好生用著,這縫紉機太好用了,我們每天讓人輪流使用,足足用上四五個時辰,能縫制許多件衣裳,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產出十幾臺來。”
“我聽莊主經常教育大家,寶劍鋒從磨礪出,有志者事竟成,縣令不必氣餒,咱們一起想法子,總有突破瓶頸的一天。”
反而被小孩子安慰了的戲志才莞爾“是我太心急了,明日咱們和馬鈞一起商量,看看哪個機器好改良,慢慢來吧。”
“諾”
“你也別叫我縣令了,日后大家都是同僚。”有了法正在前,戲志才和少年天才相處很有經驗,大大咧咧道“叫我志才兄或志才叔都可以。”反正法正也是這么混著亂叫。
但諸葛亮卻很嚴謹道“亮豈敢和您平輩相交,叔叔在上,請受亮一拜。”
戲志才好吧,多了個才華橫溢的大侄子。
我以后也要當這么務實能干的縣令,初見時對戲志才的淡淡嫌棄已經蕩然無存,睡覺前諸葛亮已經在心里暗暗發誓要以戲志才為榜樣了,不但博學多才,動手能力也要強得很。
翌日,燕綏迫不及待地去見了馬鈞。
這是一個相貌普通的黝黑少年,個子不高,身材干瘦,看起來吃了許多苦。燕綏和人說話時,便多了幾分的溫柔
“你改良了織布機,是大功一件,有什么想要的獎勵嗎”
馬鈞在莊子里每天都能聽到眾人對莊主贊不絕口。他以前是一個其貌不揚的普通少年,最多被人夸一句手巧。眼下得到大人物的夸贊,激動回道
“鄙人已經從戲縣令那拿到了賞賜,不敢再有奢求。”
“那是揭榜的賞,日后留在田莊的報酬是另一碼事。”燕綏笑道“差點忘了,我還沒問你想不想留在這兒呢”
馬鈞一怔。
燕綏補充了一句“其實,織布機還能用水力來提高兩三倍的效率,你想不想繼續留在田莊為我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