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又是一篇優美的文章,還附上了最新做的賦,贊美莊主的退燒秘藥。”郭嘉攤手,毫不客氣地指出這位傳說中美周郎的打算“這是在吊著莊主呢。”
燕綏“行吧,不拒絕不主動也就罷了,說明我們還有機會。”不論什么時候周瑜來,她肯定要掃榻相迎啊。
“這位周郎,從祖周景、從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郭嘉道“其父也曾任洛陽令,后被董卓罷黜,他們這是想作壁上觀。”
“等伐董后,再耐得住性子的世家也會紛紛下注的。”燕綏心態很好“到時候我們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嘛。”
郭嘉
看出來了,莊主對這換說中精通音律的美少年勢在必得。
“我倒是聽說了一樁趣聞,聽說周瑜不但精通音律還追求盡善盡美,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并指出來。”郭嘉來了一個鬼點子
“莊主不妨再送一音樂盒,這次增加幾個不和諧的音律,但又讓周瑜束手無策。”
“這必會引起周瑜的注意力啊,下次來信件,就不會隔這么久時間了”音樂盒這么難得的東西,卻有錯的音律,必定讓周瑜如鯁在喉,經常想到自己。
“還有一則情報,孫堅將家小都遷到了舒縣。”
“也就是周瑜的家鄉”燕綏心道怪不得周瑜和孫策情誼深厚,彼此信任不相疑,看來是年少時候的友誼影響了一生。
“沒錯,莊主可要以孫堅的家人為質”
“這”燕綏遲疑了“你且容我想想。”
除了這件事,燕綏還想到了一個人名氣不大,智謀卻不亞于荀彧荀攸的程昱。貌似也是山東人來著,就是不知道此時身居何處。
程昱年紀偏大,應該此時有豐富的履歷了。
“太史慈是青州人,又因為得罪了人從青州到兗州再到豫州,說不定能推薦一二。”
于是燕綏把太史慈召來“子義可認識程昱”
太史慈細細思索“聽說過一二。”
燕綏拍桌,喜道“果然是老鄉啊”
太史慈一頭霧水“使君,我是青州東萊郡人,程昱似乎是兗州東阿人。”
東阿不就是山東的地名嘛,燕綏擺擺手“沒事兒,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他可有交情”
面對燕綏滿滿的期待,太史慈慚愧道“這個不曾有。”
“那也沒關系,畢竟是鄰居,說不定聽說過你的名聲,不如子義也幫我寫以一封推薦信吧”說著,燕綏拿出來了自己的簡歷。
太史慈一頭霧水地接過來,發現挺厚的,打開一看第一頁是使君的自我介紹,后面則是各個謀士寫的文章和對主公的評論。
“使君,這是”為官這么多年,太史慈還是第一次這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