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源還沒有招滿,所以不論是教學樓還是宿舍樓,都還沒利用起來。”
皇甫嵩感嘆說“同房間數和占地規模來看,這至少是要招收三千名學子啊”
“以后隨著學科的細分,可能遠不止這個數。”燕綏笑著說“學校周遭還有許多空地,”
皇甫嵩不解問“學科細分”
“這世間有那么多的行當,每個行當都有頂尖的優秀人才,”燕綏痛心道說“但是因為瘟疫、戰亂等天災人禍,許多知識和手藝都失傳了。”
她這番話可謂是真心實意,不管是木牛流馬還是華佗的外科手術,哪個放在現代不是炸裂的存在,因此說起來態度尤為真摯。
皇甫嵩縱橫官場這么多年,對分辯情緒還是有一套的,自然察覺到了燕綏的一番決心。
燕綏繼續道“我想若是有學校能招募各個行業的頂級人才,讓他們傳道受業解惑,百姓都會因此受益吧,那天下也就安寧了。”
皇甫嵩很是驚訝,沒想到還可以這樣。
千百年以來,從來都沒有人專門為此成立學堂。前些年,洛陽倒是有試著辦學堂。比如太學,專門教授士族出身的年輕人儒家經典。
再比如鴻都門學,是為了迎合漢靈帝的嗜好,讓貴族子弟去學習詞賦、字畫。在其他地方,只有為了本族子弟開設的小型學堂,學習孔孟之道。像燕綏這樣有這般志向的,他還是第一次見。
他想了想,覺得自己在豫州,總得做些事情,能將平生所學傳給后人也好,反正不想再出仕了。
所以皇甫嵩也沒拒絕,而是詳細問起來“那使君是打算細分哪些行當呢”
這個燕綏最了解不過,早就在腦海中考量過許多次,胸有成竹道“醫學、木工、數學、冶煉、刺繡等都有,當然少不了儒學、法學和軍事。”
聽完后皇甫嵩更是驚訝,他沉默了一會兒,問“那這招生,是要面向哪里”
燕綏躊躇滿志“圣人云有教無類,所有有求學之心的少年人都可以入學。”
雖然如此,但泥地里出身的農家子弟連飯都吃不飽,哪里有錢去求學光一身破破爛爛的衣裳就被夫子趕出了,更買不起筆墨紙硯。
所以皇甫嵩也理解為這是面向所有士族。
殊不知,在云夢田莊等燕綏盤下的地界,已經實現了所有兒童免費入學和管飯,窮苦子弟上學好還有補貼拿。
“使君和我好友盧植在這方面很是相似啊。”皇甫嵩笑道“若是有緣,真想為你們引薦。”
“盧先生乃是名滿天下的大儒、桃李滿天下,不才若能與他有一絲像處,那可真是我的榮幸了。”燕綏也很想把盧植這位文武兼備、開館授徒經驗豐富的退休人士給拐過來。他還是劉備、公孫瓚的老師呢。
日后有了盧植,起碼從道義上,劉備和公孫瓚不敢輕易攻擊他所在的城池。
“可惜盧子干自從被董卓迫害后,為了避難,行蹤莫測,連我都不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