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道“報紙頗神奇,不知道使君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能在短時間內抄錄那么多份,聽說整個陽城都有”
畢竟那報紙上除了天下大事、當地新鮮事兒、還有文采斐然的文章和引人入勝的小說。光那可怕的字數謄寫,就足夠令人將筆都寫禿了。
“我游行在外時,曾見識蓬萊的印刷術,那邊比內陸發展要早上千年,已在用活字印刷術。”燕綏笑道
“將印刷術和改良的造紙術引進潁川后,就有了報紙,現在已經開始逐步推廣到整個豫州,甚至由行商帶到天下十三州了。”
“真是不可思議。”
燕綏覺得鋪墊夠了,于是奔主題“如今董卓已死,我想讓天下人知道涼州軍不過是強弩之末,無需再懼怕,不知道您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皇甫嵩斟酌問“您是要在報紙上刊登文章”
燕綏提出的要求也很正當“正是,希望皇甫將軍做個見證,同時希望您呼吁眾諸侯各司其職、善待百姓。”
有名滿天下的皇甫嵩作保,她這斬殺董卓的功勞誰都奪不走。而且如今天下十三州,知名度最高的兩個人,就是皇甫嵩和董卓了。
不過一個是威名顯赫,另外一個是聲名狼藉。
畢竟對方救了自己一家性命,投桃報李,合該稱贊燕綏。
但出于謹慎考慮,皇甫嵩決定自己寫,免得曲解為攻擊朝廷“這個沒問題。”
皇甫嵩喚兒子取來紙筆,他雖然是將軍,卻也是遍讀儒書經典,下筆如有神。不多時,就寫下了一封告天下書給燕綏。
“有勞您了。”燕綏心滿意足地將書信揣在了懷里。回頭讓戲志才潤色一下,有無論在百姓還是士族中威信都很高的皇甫嵩作保,何愁自己聲名不顯
這個年代,士族自持高人一等。有資源的世家更是覺得自己是人上人,根本不作向下的觀點輸出。
這也就是為什么當初張角的“太平道”能夠迅猛發展,甚至侵蝕到了中下層士族中,在都城官府里都有內應。
燕綏看到了這塊大片的空白,所以才不計代價地推廣報紙。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興辦教育,將以后成才的人都置自己的三觀影響之下。
她想人盡其用,既然皇甫嵩不想摻和到興兵攻打其他諸侯里面,還有另外一件事情可以交予他做,而且一定會吸引到天下的注意力,燕綏斟酌開口說
“我知道您歷經官場浮沉,需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不才也不好冒昧打擾。但眼下有一件大事,非將軍不能勝任吶。”
“哦使君旗下人才濟濟,鄙人才是愧不敢當啊。”皇甫嵩客套道。
他心下也是好奇,燕綏會提出什么要求來反正行軍打仗的事情他一定會拒絕,除非朝廷正式任命,他不想聽命任何人。
“想來您也知曉了,現在百官暫時居住的地方,本是計劃作為師生宿舍的。”燕綏笑道“不過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