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綏頷首“下午我們再一起開個會確認一下沒有疏漏之處,然后快馬加鞭給他們送過去。”
當初黃蓋和程普他們來到陽城,燕綏許諾的是每攻城一處,便將宗賊的田地分給兵卒,讓他們就地安頓下來,并接一家老小過來。
凡是五口之家以上,皆能分得百畝之田。
在東漢末年,百畝之田的人家已經是富戶了。一般的小農之家,往往只有三十畝甚至更少的田地。大量的小農因為家人生病、交不上賦稅等原因將田地變賣了,只能依附于田莊主,租賃他們的田地。
所以黃蓋和程普等長沙軍對這樣的待遇十分滿意,同趙云的軍隊合在一處,從南陽郡南下攻打荊州諸郡。
這樣不但多了兵力攻打荊州,還能將孫堅的余部化整為零,以后分散在荊州各郡縣耕種。除此之外,還能安定地方,這些兵卒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也會攜手對付宗賊的余孽,保護自己的勝利成果。
他們是外來人士,自然天然親近豫州在荊州建立起的新一屆府衙班底,將會成為新一屆領導班子最忠實的簇擁者。
這樣,燕綏也不用擔心新的官員過去,什么政令都推不下去了。起碼,衙役可以換上在當地有田的長沙兵卒。武力上,也不用擔心當地人聯合起來反抗了。
郭嘉打斷了燕綏的沉思“而且,有能力的人都離開了陶謙,莊主可以逐漸插手徐州的官場了。”
“多虧了陶謙耳根子軟,給了我們機會。”燕綏微微一笑“但是,要派哪些人過去好呢”
她的人才也不是多得溢出來。
郭嘉狡黠一笑“不如安排本地士族過去,許諾做得好就調回來升職,這樣他們會好好干活的。”
對本地士族來說,不容易被賄賂和誘惑。
燕綏頷首“也行,然后我們再安排一批人進入潁川郡官場,好好歷練,未來外放出去。”
潁川郡官場效率最高,很能鍛煉人。并且在這么樸實的官場環境中,容易對初入仕途的人形成重大的、良好的影響。畢竟,未來一生做官的習慣可能都會在第一份工作這里養成。
“正好,冀州過來了一批寒門士子。”
“是啊,我正要考校他們呢,田豐還和我說他也要參加考試。”
郭嘉搖扇說“元皓兄也是怕他們初來乍到對考試不認同,就讓他考好了,考完后將元皓的文章貼在衙門門口,讓考生們自慚形穢去吧。”
燕綏笑道“
這個注意不錯,但別成了以后考生揣摩和抄襲的對象就行。”
“那凡是閱卷官都得背誦公布出去的考卷,以后看到相似的直接單獨摘出來,讓大家評判抄襲吧。”
“奉孝一句話就給閱卷官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啊。”
郭嘉不以為然“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就不配做閱卷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