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悲哀的發現,若是燕綏北上攻打冀州,尚且能激發冀州、幽州、并州、遼東、涼州軍閥們的同仇敵愾,但現在燕綏按兵不動,防線又如鐵桶一般,這樣的情形下要不了多久北方軍閥們就要陷入混戰了。
天災人禍導致的糧草不足,已經讓他和袁紹出現大矛盾了。曹操部下糧食告急,三番兩次去催促,袁紹的大兒子袁譚就是不發糧。
曹操欲和袁紹理論,袁紹卻避而不見。
與此同時,袁紹的二子欲將曹操軍隊并到自己軍中。
袁紹的幾個兒子斗法,謀士們也是各有心思。再加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軍中的糧草供給只能優秀給嫡系。
為了保存自己一萬余將兵,曹操帶兵憤憤地離開了冀州中心,效仿離開冀州權力漩渦的張揚,去了漢胡雜居的并州。
他倒是想南下打出一塊富庶的地盤立足,但燕綏的重騎兵、三弓弩和炸彈堪稱無敵的存在,根本打不過,只能選擇無強大軍閥的并州下手。
但并州沒有強大軍閥也是有原因的,當年并州刺史丁原帶著呂布、張遼、高順等猛將南下洛陽,到了中原后并州將兵們就再也沒回去,還把妻兒接來了中原,這和并州的貧瘠有很大關系。兵力空虛后,并州就愈發混亂了起來,胡人的部落、小軍閥還有黑山黃巾軍等,各種勢力
在這塊廣袤又貧瘠的大地上艱難求生。
和張揚一樣,曹操在和當地勢力作戰中占據了絕對上風,效仿豫州騎兵在馬背上安裝了雙邊馬鐙和高低馬鞍之后,騎兵殺傷力翻了兩三倍配合東漢獨有的盔甲,連擅長在馬背上作戰的匈奴和羌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于是,靠著劫掠胡人得到的資本,曹操在并州安頓了下來,有了立身之所,再也不用看袁紹眼色行事。只是,那一腔匡扶漢室的熱血徹底冷了下來。
在燕綏眼里并州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炭、鐵礦等礦產資源,但在諸侯眼里不是啊,他們沒有開采和冶煉技術,這些東西不過是些銅爛鐵。
曹操也很無奈,靠著挖草根磨成粉混在糧食里勉強填肚子的軍隊再得不到補給,就要靠搶掠百姓為生了。不得已,他只能用豫州想要的礦產來交換糧食和種子。雖然知道對方會用礦石來鍛造武器,變成更強大的存在,但顯然他別無選擇。
這一年北方旱情嚴重,當權者們因為征戰,不但沒有賑災,對百姓的剝削也沒有絲毫減少。因此冀州、弘農郡不斷有流民偷偷南下,到燕綏的治下討生活。
既然曹操、荀攸、沮授等人放任青壯年外逃,必然別有用心,里面說不好有多少奸細。因此針對流民們南下和往東遷徙的現象和應對,謀士們在會上討論了起來
“不能以貌取人,不管男女老少,皆有可能是擾亂民心、攫取情報的敵人,不如將流民們阻攔在城外。”
諸葛亮看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神情淡淡的燕綏,反對道不可,主公以仁治州,豈能見死不救而且救治災民,可以動搖他們軍心啊。”
馬鈞也連忙補充說“如今主公推行城鎮化建設,正是用人之際,流民們中能支撐著走到豫州邊境的,不乏技藝精湛的手藝人、士人、商賈及壯士,均棄之不用未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