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攤手手,想到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方式,建議說“主公,不如將人先拉去做苦力三個月,觀察一番。”
燕綏托腮“其他人覺得呢”
鮮少硬心腸下來的司馬朗嘆氣道“這總不能把人都拉去做苦力,也不能見死不救,對方是吃準了我們絕對會將人留下來,才對所有流民放行,如今真是左右為難啊。”
諸葛亮補充說“根據地理書上的解釋,我們現在處于溫暖濕潤期轉冷的過渡期之中,日后旱災頻發的概率很大,咱們制定策略是否得考慮長期性和統一性”要是災民們繼續南下,或者黑山黃巾軍為了活命來投降了呢中原制定的政策總得有統一性吧。
燕綏一邊喝茶一邊輕描淡寫地說“大家不必擔憂,這個事兒很簡單。”
聽燕綏這么一說,大家便知道得,果然對方吃準了主公自恃能力強,且拒絕災民會有損形象,主公這是要大包大攬了,不會要祭出什么法寶來吧
青天白日,不知道主公又要變出來什么東西,眾人連忙問“主公有何妙計”
燕綏沒使用系統,鎮定自若笑道“
妙計談不上,只是文若先前寫信提到若有流民南下,煩請安排到交州,交州正缺移居的漢民。”
交州可是當今的越南北部、廣西和廣東一帶,地廣人稀,距離中原路途遙遠,讓他們到缺人又無法輕易逃脫和傳遞消息的地方去,去了自然就掀不起浪花來了。
其實,發生饑荒的地方往往是缺少水源、人口眾多的北方地區。大地干裂,百姓們只能吃草根、剝樹皮。甚至到最后,連一片綠色都看不到。但在揚州、交州等南部地區,尤其是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的交州,森林里有各種野菜、野果和可食用的樹葉,餓死人的現象并沒有北方那么嚴重。因為人少,他們更擔憂的森林里面毒蟲、野獸等的威脅。
田豐略一算賬,便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主公,這一路足足有兩千里,遙遠的路途上流民和隨行將士的損耗糧食不少,還得預防流民偷跑和生亂,著實費勁。”
“有兵卒們監督出不了大亂子呢,而且也不用運送糧草平白損耗,流民到了郡縣,就讓監督他們的長官出示公文,由地方管飯。”郭嘉不緊不慢地在會議室掛著的地圖上面劃拉出路線,這一路都是有余力的郡縣,到了交州境內流民們可以用勞動力來換取地方政府的飯吃,正好給交州修路鋪橋帶來勞動力
“對真正的災民來說,可不會挑剔一天吃多少頓飯,只要給口吃的,就絕對會乖乖走到交州干活。”
不過也有人提出異議“只是這樣一來,總部對交州的補貼又要增加了,對交州的支援,已經成為財政的負擔了。”
沉醉在書海的呂蒙最近剛讀了一本民族同化的書,連忙說“根據書上民族融合的思想,想讓交州長治久安,引入漢人與當地同化,是最快最穩妥的啊。從長久來看,即使有補貼的消耗也是利大于弊吧。”說著,期待地看著燕綏。
燕綏贊許地點點頭,不愧是創造出了吳下阿蒙成語的呂蒙,小少年現在旁征博引,說得多好多流利啊。
戲志才亦笑道“開疆拓土,普天之下節,日后日月所照,旌旗獵獵,皆我華夏之疆土,諸位,聽起來是不是很讓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