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不了事
黎箏沒想到丞相會在開始之前就潑冷水。
就連扶蘇聽了,都感到頗為不適。
溫潤如玉的少年上
前一步,不解地道“丞相何出此言為何說成不了事”
隗林回頭看了眼十分得陛下喜愛的長公子,態度與語氣都溫和松緩了下來,不像方才那么咄咄逼人地道“扶蘇公子,在我秦國,栗米已經是食物種類中產出量最多的糧食,但即便如此,每畝田地依舊只能產出二石左右的栗米,而這位巫女白閣下,卻說她手中的土豆,每畝可產出兩百石的糧食,這無論如何作想,都只能是在夸大其詞,異想天開”
丞相隗林說得面紅耳赤,痛心疾首“這般可笑之事,偏生她還騙得陛下相信,派臣與公子二人來輔佐耕田,想來等到收獲之時,陛下就會知曉她夸下了海口,無法圓回”
黎箏極為無奈。
她口中的兩百石土豆還是擔心古人認知有限,無法接受真相,才偏向保守了說的,否則以土豆動輒幾千斤的產量,真的講出來,豈不是要將人嚇死。
可縱使她已經將數據減半了講,還是有較真又知悉農事之人半點不信。
或者說,但凡是真的看過土地里長出來的可憐巴巴,少的心酸的糧食,又有誰會相信這土豆能長出這么多來。
扶蘇聞言也是一頓。
丞相隗林才學過人,一心忙于國事,對農耕之事的了解恐怕遠超他和巫女白兩人加起來的總合,如此看來,所說的話應該不會有假才對。
可觀小巫女面紗下不為所動的神色,似乎也沒有被人戳穿謊言的慌亂。
這,他究竟應該信誰的才好
眸光微閃,礙于前兩次的接觸,扶蘇終究是有所偏心的將話題拋給了黎箏,讓她有機會為自己辯解上兩句“兩石和兩百石,這中間門確實相差太大,土地中難道真的能生長出如此之多的糧食來巫女白閣下會不會是有所口誤”
面對丞相的質疑,黎箏從容不迫地從身后準備好的一箱箱發了芽的土豆里尋摸出了一塊兒來,淡定地解釋道“即便同是一種植物,種下之前也要區分種子為良種與劣種,良種所出的植物個頭飽滿,結下的果實數量繁多,而劣種所出的植物,莖稈萎靡矮小,果實干癟稀少,自然有很大不同。白身后的土豆種子,皆是尋人不遠萬里找來的良種,種入地里之后,產量比別的糧食多也是很正常的。”
兩百石的糧食,在古人眼中估計就是天方夜譚吧
可土豆確實是優于栗米的良種,這么說也沒什么錯處。
瞥了眼依然氣憤,顯然不為黎箏這番言論所動的丞相隗林,黎箏話題一轉,又拿出另一項生產利器來,試圖說服二人“不知長公子和丞相是否知曉草木灰一物”
草木灰被當做肥料使用到田地之中的時間門就在春秋戰國時期左右。
與他們現在所處的時間門相近,所以黎箏也不太確定現在的人,是否已經能夠接受將草木灰運用到田地之中了。
見扶蘇和隗林都對這三個字沒有什么反應,她便知曉如今的草木灰尚還未能普及,于是緩緩介紹道“只要將枯枝落葉干草等聚集在一塊兒,用火
焚燒成灰燼,完全冷卻之后,敷在種子的表面,便能幫助種子”生根發芽。
丞相隗林卻是實在聽不下去了,若是想讓糧食增量翻倍甚至后頭添個百字若是能如此簡單,這么多年來,又如何會人人恐慌缺少糧食“夠了實在是胡言亂語,妖言惑眾今日的試種老夫不參加了,就讓巫女閣下自己想辦法,將不可能通過耕種種出來的兩百石糧食從土里長出來吧不管是要跳祭祀舞還是在旁祈禱,只要能在試驗結束后,將兩百石的糧食拿出來,都當老夫錯了,到時候,老夫再登門拜訪,負荊請罪向巫女閣下為今天的出言不遜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