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箏目光閃爍,緩緩搖頭“不,從攻打上來說距離遙遠,需要稍稍放緩,但在謀略上還是要先行納入考慮體系之中為好。”
她露出狐貍般的狡詐模樣,身后無形的茸毛大尾一甩一甩“想要即收利又收名,攻打諸國卻又不被諸國民眾憎恨,要么得出師有名,像我們給韓國報仇,要么,就得以救世主的身份登場。”
說白了就是要占據道德至高點。
“救世主”
這是個新鮮詞匯,嬴政喃在嘴里嚼了兩嚼,覺得很是有點意味“那以愛卿之見,該如何讓秦國成為救世主呢”
想了想,嬴政又幽幽道“名利雙收,終究是想來容易做來難,這世上真能有這般好事落在秦國頭上”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黎箏狡黠地笑“黎自有本事,叫諸國間自己打得水生火熱,到時,我們秦國再四處“勸架”,止天下之干戈,還民眾于太平,如此,便可名利雙收,讓百姓愛戴有加,即便有亂臣賊子出現,民眾為了守護這難得的盛世,也會自發出力,幫助咱們將亂臣賊子平定了。”
想要成事,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
秦國過去敗在人和上,現在黎箏就主抓人和
嬴政點點頭,作為上下五千年來勤政第一人的君王,他是聽得進臣子的忠言的“那么目前的攻略方針是”
“對其他國家的攻伐暫緩,先行接手韓國、攻打趙國。”
黎箏一頓,想要先確認一件事情“陛下,說起來,姚賈出使還未歸朝”
嬴政頷首“愛卿眼光獨到,可比識得千里馬的伯樂,姚賈過去一身才能不顯山不露水,如今出使各國,分解他們的合縱連橫,不到幾年已經大有成效,為秦國貢獻了多座他國城池,雖然猶未歸來,但寡人已經備好了要賜予他的官爵與金銀,只待他衣錦還鄉。”
黎箏總是自詡是個良心的好老板,此時被嬴政這么一比,顯然就像個喜歡剝削員工的資本家了。
“那臣便先替姚賈謝過陛下了。”
她不好意思的清了清嗓子“不過,臣提起姚賈并非是想幫他邀功,而是想讓他晚些回來,先幫臣到魏國和燕國兩處地方跑上一跑。”
按黎箏的話來講,魏、燕兩國都是要推后攻伐的存在,更何況姚賈都已經破壞了合縱連橫,眼下又有什么必要讓他去這兩個國家游走呢
君王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在思考無果之后,慢吞吞地開口道“讓他到魏、燕跑上一跑”
黎箏緩緩道來“在韓、趙之后剩余的四個國家里,我們要針對這四個國家所處的位置與國情逐個擊破。”
她視線掃向輿圖,捏起一枚小旗子,插在了魏國的字標上。
“等到打敗趙,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魏,剛好姚賈就是魏國出生,只要姚賈以魏國人的身份告訴他們“唇亡齒寒”,說服他們出兵幫助趙國,就可以避免我們缺乏攻打魏國
的正當理由了,當然,還是要等到攻打趙的局勢更明朗了一些再講。”
黎箏抬了抬眼,見嬴政臉上沒有不贊同的神色,便接著道“而在前往魏之前,可以讓姚賈先去燕國,以燕太子為籌碼,與燕國換取城池。”
歷史上燕太子丹派遣荊軻刺殺便是一個很好的出兵理由,黎箏打算在里頭運作一番,好讓天下大亂,等到這水渾濁起來,秦國就方便摸魚了。
如此一來,燕太子丹便需要早些回到燕國,而不是長期呆在秦國當他的質子。
剩下的謀劃牽扯到對未來的預知,并不方便全盤托出,告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