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只是為了防止被樹枝荊棘割傷,平時簡單用樹葉遮擋一下就好。
云溪沒有把人魚當一個人看,偶爾在人魚面前赤身裸體,也沒覺得什么,就像當著一只小貓的面換衣服那樣。
人魚似乎也不會看見她的裸體就產生什么欲望,性羞恥是后天灌輸的概念,就像農村里,4、5歲以下沒有太多性別意識的小孩,會在院子里洗澡,有時還會光著腚,滿山坡跑。
遺傳演化中,遺傳下來的是激素調節控制發情這一項,其余引導發情的,是后天社會環境、思想文化傳統等的影響,看見裸露部位便有太多想法的人類,是自身的想象力、聯想力作用的結果。
但人魚會對她的身體產生好奇心,就如同云溪也對人魚的尾巴感到好奇一樣。
自從把人魚的手放在她臉頰上教說話后,人魚總時不時地用手摸一下她的臉龐,從前人魚只用尾鰭輕輕拍一下。
當然,比起濕漉漉的尾鰭,云溪還是更喜歡被人魚的手觸碰。
摸摸臉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可某個夜晚睡覺前,人魚還伸手碰了碰她的胸前,用指尖輕輕點了一下紅點,眼神懵懂又好奇。
她和人魚的上半身大差不差,她有的,人魚也有,她不知道人魚還有什么可好奇的,她不客氣地拍開人魚的爪子,大聲告訴人魚“這個部位,未經允許,私自觸碰,是很冒犯的行為。”
一條魚哪里懂冒犯不冒犯,只是被她拍開了手,感覺到了她的抗拒,便不再觸碰,咕嚕了兩聲,閉上眼睛,假裝睡著了。
過了會兒,又睜開一條縫隙,偷瞧云溪,看云溪還生不生氣,不生氣了,便用尾巴把她圈起來,繼續睡覺。
云溪的目光在白襯衫和藍色牛仔褲之間來回掃蕩,最后決定裁剪牛仔褲兩側的大口袋布做月事帶。
口袋是已經縫制好的兜狀,長度足夠,手伸手進去,可以到達她小臂三分之二的長度,可以很方便地把草木灰裝進去。
從前云溪外出時,不愛攜帶包包,就喜歡穿帶口袋的裙子、褲子,方便攜帶一些鑰匙、手機等零碎物品,她還特意多買了幾件深兜的褲子、裙子。
剛來這個島上的時候,云溪覺得自己很快就能得到救援,沒有考慮利制作衣服,或是編織一件耐穿的衣物,只用大樹葉簡單做個遮擋。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被救援的希望,就像手中握住的流沙,一點點流逝。
她應該考慮制作些衣服了。
做獸皮還是做草裙
帶毛的獸皮需要去陸地上、叢林間捕獵,顯然,人魚在水中更有優勢。
因為云溪只吃生魚生蝦的緣故,這二十多天以來,人魚很少帶回其他獵物,幾乎只帶魚、蝦、野果、野花。
但云溪記得,人魚是能捕捉到類似海獅那種動物的,也許除了海獅,還有海豹、海狗總之,比她體型小的,應該都處在她食物鏈下方。
至于陸地上,人魚身上會分泌
一股淡香,那抹香在人類的鼻子嗅來覺得舒適,在野外卻是致命的劣勢
人魚的天敵,若是嗅覺敏銳,可以憑借這抹味道找到她,獵殺她;位于人魚食物鏈下方的動物,則會在嗅見這抹味道時,及時地避開她,避免被獵殺。
人魚在陸地上,只能偷襲捕殺一些嗅覺沒那么靈敏的動物,比如人類,要湊近了才能聞到她身上的淡香;至于那些貓科犬科動物,如豹子、野狼,只怕她還沒靠近,獵物就逃之夭夭了。
云溪倒是會制作一些簡單的陷阱,從前在鄉下,和一些喜歡上山打獵的大人們學過,但那些陷阱,只能捉些小鳥、蜻蜓、蜘蛛、螳螂
她小時候會捉這些小動物玩。
在這里,她一個人,沒有其他人類合作的情況下,她處在那些猛獸類動物的食物鏈下方。
現代城市生活里的人類,已經演化得不太適合在野外生存了。
先編織一些草裙吧。
總要給自己找事情做,有事情做,才不會胡思亂想。
云溪把牛仔褲兩側的褲兜剪裁下來,然后思考要怎么縫合,沒有針線的情況下,她只能用繩索捆扎起來。
要搓繩索,還得找香蒲。
她現在出不去,只能讓人魚幫她采些,帶回來,在溶洞里搓。
人魚上午帶回來的獵物是一些蝦,和一些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