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認知的關鍵,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造能力,也不可能產生文明。
人類歷史上,智人這一種族,發生認知革命的關鍵就是產生了想象力。
不管滄月有沒有聽懂,總之是轉移了她的注意力,她不再抗議云溪拒絕親吻的行為,努力去理解人類那一串話語。
云溪從早到晚干了一天的活,十分困倦,打了好幾個哈欠后,她閉上眼睛,陷入沉睡。
旁邊的滄月放棄了思考,有樣學樣,也跟著打了個哈欠,閉上眼睛,迅速入睡。
清早,醒來后,云溪慣例背了會兒古詩。
中學語文課本中的必背古詩詞云溪背了個遍。
還記得的化學公式和物理公式,她也用滑石筆寫在了溶洞外面的石壁上。
荒島之上,接觸不到人類,接觸不到太多的信息,她只能盡可能地去記住那些曾經學過的東西。
很多的知識點,她這輩子再沒有機會用上,她記下來,只不過是為了防止自己的思維能力退化。
為了防止書寫能力退化,她沒事的時候,會經常用滑石在墻上、大石頭上寫字。
盡管她也不知道,在這個荒島上,還需要書寫能力做什么
今早清晨,滄月在水里捉魚,在岸邊處理魚肉的時候,云溪拿著滑石,在墻上練習寫字。
寫了一會兒,她回過頭去看自己最近這段時間都寫了些什么。
大多時候寫古詩,偶爾寫一些化學物理公式,甚至還畫過人體解剖圖。
古詩出現次數最多的,是李商隱的那首錦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一句,她寫了十來遍。
她自己不曾察覺,想起這首詩的次數,如此頻繁。
就好像學生時代,練字時,習慣性在紙上寫下某個人的名字一樣。
心情瞬間變得五味陳雜。
云溪放下滑石,不寫了。
吃過了早餐,云溪拿出前些天采摘的舌下含著后會麻痹舌頭的草藥,簡單粗暴命名“麻草”。
她借助
石頭、木棍,將麻草搗碎,和一些魚內臟混雜在一塊,然后將那些內臟投入河中的投喂區域。
她有幾個固定投喂河魚河蝦的區域,也是她平常的釣魚幾個固定點。
最初,這條河里的傻魚們就像人類世界中,景點池水中的魚一樣,對人類完全沒有戒備心,人類一往池中投喂食物,一大群魚就爭先恐后游過來搶食。
一段時間過后,河流中的魚蝦,意識到了人類的危險性,有人在附近,它們就不敢靠過來吃。
云溪投喂過后就走遠,走回小草屋,準備今天進叢林要帶的東西。
今天的任務是去叢林布置陷阱,云溪打算帶上動物的肩胛骨當鏟子,找到野豬的行走軌跡,在軌道上,挖上一兩個坑。
還有讓滄月捉幾只山鼠回來,試驗一下,那些蘑菇有沒有毒。
射箭是常規任務。
自從上次射殺野豬丟失一支箭后,她就只剩兩支箭了,抽空要多做幾支,以備不時之需。
她還要在箭頭抹一些麻草,試驗一下對動物的效果如何。
有些草藥僅對動物起效,人碰了吃了沒事,有些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