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昏暗的洞穴中,四周隱隱傳來水滴聲。
云溪輕輕捏了一下滄月的嘴唇,打斷滄月的咕嚕聲,說“別咕嚕了,我講故事給你聽。”
咕嚕聲是像貓咪那般,從喉嚨里發出來的,捏住她的嘴唇并不能阻止她發聲。
但滄月還是安靜了下來,努力去理解云溪的意思。
她發現自己并不能理解故事”的含義,又開始咕嚕抗議起來。
云溪比了個“噓”的手勢。
這個月,在一塊捕獵的時候,云溪每次需要滄月保持安靜,都是比這個手勢,并示意安靜。
滄月能理解這個手勢的含義,又安靜了下來。
云溪在腦海搜索童話故事的知識儲備,發現除了那些希臘神話、安徒生童話,她根本想不起什么故事來。
講什么復雜的公主、王子,滄月一定聽不懂,她沒有接觸過那些東西。
只能講那些森林的動植物擬人化的故事。
云溪思索了小半天,給滄月現編了一個故事“叢林里有一只小老鼠,它很羨慕小鳥們有翅膀,可以自由自在地飛在空中。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死去的小鳥,它把小鳥的翅膀咬下來,安在了自己的身上,想要飛起來,可怎么也飛不起來。它覺得是自己站得不夠高,于是,它站到了很高很高的懸崖上,跳了下來,摔死了。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老鼠就是老鼠,安上翅膀,也變不成會飛的小鳥。”
滄月聽完,沒有什么反應,只是咕嚕了一聲。
云溪“好吧,我承認這個故事一點也不童話”
不童話,不浪漫,充滿了血腥味,還有某種向現實世界低頭的、無可奈何的妥協意味在。
很失敗的童話故事,要是小孩浸泡在這樣的故事里長大,指定陽光不到哪兒去。
云溪心想,她真是個庸俗無聊又心里陰暗的成年人。
她應該說小老鼠變成了會飛的小鳥,那才是一個合格的童話故事。
會飛的老鼠那不就很像蝙蝠了
這個世界似乎沒有蝙蝠,至少,云溪還未看見過。
好在滄月也似乎聽不懂這么一長串的人話,她咕嚕了一聲后,費力地去理解人類的語言。
故事可以鍛煉大腦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現在的滄月,估計還不能理解,潮濕的溶洞和人類生病的關系;更不可能理解,人類不喜歡這種進出都需要依賴她的出行方式。
如果她有了理解力和想象力,慢慢的,她一定能聽懂更多的語言,也一定能夠理解,自己不太能接受她作為伴侶,和必須離開這個溶洞的原因。
云溪不清楚人魚目前有沒有想象力,但她確實在滄月身上,看到了一些簡單的思維能力。
滄月眼睛一眨不眨,喉嚨也不發出咕嚕聲,神情很認真。
她認真思索的樣子,像是一臺在緩慢加載網頁的電腦,云溪忍不住笑了笑“
有那么難以理解嗎在我們那里,4、5歲的小孩子,基本都能聽懂這個故事。”
滄月咕嚕了一聲,繼續思索。
云溪揉了揉滄月的腦袋,打了個哈欠,說想不通就不想了,睡覺吧,明天我再給你講一些簡單的故事。3”
人類世界中,4、5歲的小孩,接觸的人類,接收的語言、畫面、文字信息,遠比滄月多上百十倍。
短短半年內,滄月能學會人類的語言,模仿學習各種生物的行為,說明智力水平已經很接近現代人類了。
如果人魚族群都像滄月這般,擁有較強的模仿學習能力,還可以將各種生存經驗一代代傳遞下去,那么,短時間內只要不發生什么物種滅絕的大災大難,這個族群,大概率會發展出文明。
除非,她們完全沒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