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沙土掩埋糞便是貓咪的習性,結果淼淼也嫌臟,沒刨兩下,就溜走了。
清理著清理著,云溪瞧見鳥糞中殘留的一些固體顆粒物,心中一動。
她用樹葉刮了刮鳥糞,刮出那些固體顆粒物,用水一澆,沒有澆干凈,她忍著惡心,用手抓起,放到水里洗了洗。
洗凈的顆粒物躺在她的手心,她盯著看了會兒,忽然心潮澎湃。
一粒粒,橢圓形,金黃色的,像是野生的麥粒。
這些雜食的黑翅鳥,不知道從哪里吃到了這種植物,腸道沒有消化干凈,拉了出來。
如果真是麥粒的話,那應該是冬小麥,去年秋天時播下,越冬后,繼續生長。
但云溪不敢百分百確定這就是麥粒,野外有些果實似乎也長這樣
她離開家鄉太多年,家鄉多種植水稻、烤煙,較少見到小麥,且離開家鄉后,現代城市的生活,令她有些五谷不分。
云溪只能確定一點,南邊的氣候更溫暖,已經長出了成熟的果實,供鳥類采食。
而這座島嶼的草木,剛剛冒出綠葉,也不知今年還能不能結出果實來。
云溪用撮箕搬運了一堆的泥土過來,蓋在鳥屎上,想看看過段日子,會不會冒出些什么植物來。
今年,如果她和滄月繼續在這片海域生活,飲食結構必然有所變化。
植物性食物供給量減少,動物性食物供給量增加。
為了預防明年再度發生寒潮,今年,她需要儲備更多的食物,并且找到一個相對背風的山洞。
她希望今年的寒潮是偶然事件,否則,如果氣候一年比一年冷,那可想而知,食物也會一年比一年少。
云溪不由想起,去年在那座島嶼看到的海平線大幅度下降的場景,聯想到人類世界中,歷史上某些階段,氣候也曾劇烈起伏,有時極冷,有時極熱。
最熱的時候,中國的亞熱帶雨林北線抵達遼寧省一帶;最冷的時候,海水熱脹冷縮,海平面大幅度下降,中國可以步行抵達日本。
隨著寒冷襲來,森林會逐漸褪去,變成苔原、草原。
與此同時,采集狩獵的難度隨之增加,自然界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大型動物因食物不足、不能適應氣候變化而逐漸滅絕,小型動物逐漸主導這個星球。
按照歷史發展趨勢,適應性強的原始人類,會因為氣候變化,資源匱乏,遷徙至溫暖的低緯度地區。
但若非迫不得已,云溪不想經歷遠程遷徙。
沿途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太大,她不敢賭,尤其是只有她和滄月的情況下,遇到危險,她的戰斗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全靠滄月單打獨斗。
一旦被類似狼一樣的群體性動物圍獵,滄月必定顧不上她。
遠古時期,人類的遷徙,多數也是以集體為單位。
在遠離集體的情況下,云溪傾向選擇謹慎行事
在附近的海域尋找更適合越冬的棲息地,而非遷徙至低緯度地區。
再說,從相對正常的氣候,進入到陸地和海洋都被冰層覆蓋的冰河期,溫度的降低,是緩慢的、漸進的,她余下的壽命,大概只有幾年,或者十幾年,最多幾十年,見不到那種大場面。
除非遇到那種超級火山爆發,毀了附近所有海域的生存環境,瞬間導致全球氣候發生劇變。
“呸呸呸。”云溪連呸了幾聲。
有生之年,她才不希望遇到這種天災。
好好過完剩下的日子,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嚴酷的寒潮褪去,之后的日子,逐漸安穩下來,幾乎每天都可以見到溫暖的太陽。
島上的動植物雖然變少了,但沿海而居,擁有豐富的海產品,總歸能填飽她們三個的肚子。
她和滄月走遍了這座島嶼,也沒遇到適合過冬的洞穴。
附近還有兩座島嶼,其中一座島上,有一群人魚常住,她猜測,她們最多只能去逛一逛,不能在那里定居,除非被那個族群接納。
滄月似乎習慣了游離在族群之外,沒有加入族群的打算。
云溪也下意識有些排斥群居的生活,尤其是,和一群全身都是鱗片的異類生活。
哪怕此時此刻,遇到了一群原始人類,對她釋放出了善意,她也不會想要加入他們,最多也只接受毗鄰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