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一月份時,天寒地凍,冷風直吹,河流封凍,卻不見降雪。
或許因為空氣濕度不夠。
云溪和滄月搬去了溫泉島,很少再去人魚島上的那個山洞,滄月偶爾還會帶著它們來溫泉島上狩獵,有時一狩獵就是一整天,天暗以后,它們就泡在溫泉水里過夜,滄月則是回到熔洞里,和云溪躺在一塊。
漸漸地,有些人魚居然跟著滄月搬來了溫泉島上,先是晴天和它的伴侶獸牙,接著是那個臉上無鱗的小人魚。
到了十二月份,連綿陰雨不斷,天空終于落下了雪花,幾乎所有的人魚都跟著遷移來到了溫泉島上,挨個占據了熔洞的洞腔。
熔洞變得十分熱鬧。有些小洞腔住著五六條人魚;有些大洞腔,住著十多條人魚;熔洞中央,有個最大的洞腔,窩著幾十
條的人魚;有些人魚還挺孤僻,白天自己一條魚待在一個洞腔里玩,夜晚睡覺時,才跑到魚群中,抱團取暖。
云溪數了數,整個熔洞大概住有六十多條人魚。
和這么多的人魚住在一塊,云溪不太習慣,每天只待在自己的“三室一廳”里,不怎么去和那些人魚互動。
滄月倒是會經常和它們一塊外出狩獵。
天晴時,云溪常常看見條小人魚在熔洞外滑雪玩,凍得尾巴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才回到熔洞里,讓成年人魚幫忙舔化。
成年人魚要么真用舌頭幫忙舔,要么拎著小人魚,在地上摔,企圖摔裂凍冰。
云溪看得兩眼一黑,走過去,舉起一塊石頭,用石頭幫忙砸裂凍冰。
示范過幾次后,那些成年人魚也就學會了用石頭砸尾巴上結凍的冰。
那些有開有“天窗”的洞腔,成了大家儲存食物的場所,每隔三、五天的時間,就有一批人魚聚集在洞口,外出集體狩獵,有時是在島上,有時是去海里。
滄月跟著去海里的時候,云溪會一塊去海邊,裹著厚厚的皮毛衣服,站在高處的礁石上,觀察天空的動靜。
這是很冒險的行為,云溪只試過一次,那次被滄月發現后,滄月立刻從海里返回,把她抓回了熔洞,咕嚕咕嚕警告她,不許出去,海邊很危險。
云溪問“可萬一有大鳥飛過來抓你怎么辦”
滄月咕嚕咕嚕的,也不知道該怎么用人話和她描述,大鳥抓人魚,人魚抓小魚,一環吃一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云溪又說“我不吃新鮮的肉,我存了很多的熏肉臘肉,你可以和我一塊吃肉干,不要去海里冒險了。”
當初她讓滄月融入族群,是為了得到庇佑,并不是去冒險的。
她不想滄月成為什么族群的領袖,帶領整個族群活下去,她是個自私的人類,只想她和滄月能夠活下去就好。
教會其他人魚使用火,使用木矛和工具,這足夠了,不要再去冒更多的險。
滄月咕嚕了幾聲,還是想出去跟著人魚群一塊去海里狩獵。
云溪使用了老方法,捂著肚子,哎呦哎呦地叫,裝作身體不舒服。
每次她生病,滄月都會陪伴在她身邊,不會拋下她去狩獵,除非東西不夠吃了。
這次也不例外,滄月第一時間放棄了狩獵的想法,轉回身,用尾巴圈住了云溪,把云溪抱在懷里,咕嚕咕嚕安慰,還試圖給她喂草藥。
云溪皺著眉頭吃下了那些苦澀的草藥,窩在滄月的懷里,聞著滄月身上的氣味,看著不遠處火苗跳躍,覺得一片心安。
滄月抱著小小的軟軟的一團人類,把尾巴纏在了人類的腿上,目光望向洞外的雪地,期盼每條人魚安全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