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究竟是前來歡迎小驪珠還是小驪珠帶來的玉米種子暫且先不說,反正小驪珠一行人剛進沛縣就感受到了當地黔首們的熱情了。
對此,小驪珠有點意外。
事實上感到意外的人何止是小驪珠
前來夾道歡迎的黔首們也感到很意外,他們早就聽說了這位由始皇帝親封的昭陽長公主才四歲,這樣的年紀說話都不一定利索呢,哪有膽子見他們那么多陌生人
所以黔首們都以為小驪珠會坐在辒辌車里進城的。
但是誰知道這位昭陽長公主竟然是自己騎在一匹通身雪白的高頭大馬上,領著身后的隊伍雄赳赳、氣昂昂地踏進沛縣的
雖然在場的人包括林郡守和楊縣令他們都
沒有見過小驪珠,但是當他們看到小姑娘的第一眼時,便覺得她的身份呼之欲出了。
當林郡守等人都跪下給小驪珠行禮時,兩邊的黔首們也紛紛跪下口呼“拜見昭陽長公主。”
“不必多禮,都起來吧。”小驪珠平日里總是一副孩子氣的模樣,但是事實證明小姑娘的學習能力很強,模仿著她爹的語氣和神態擺出來的架勢挺能唬得住人的。
事實上離小驪珠最近的那些官吏們就被唬住了。
林郡守和楊縣令原本對于小驪珠的到來雖然感到頭大,但是想到小姑娘才四歲,心里多少是帶著幾分輕視的。
然而僅僅只是打了個照面而已,兩人就意識到他們犯了一個低級的錯誤
他們竟然拿自己的孩子去對標陛下的孩子
雖然同樣都是四歲的孩子,但是四歲的孩子和四歲的孩子還是不一樣的。
最簡單的對比,如果今天進城的是他們的孩子的話,那么別說是騎馬亮相于人前了,他們要是能坐在辒辌車里且不被夾道歡迎的黔首們給嚇哭,那就已經算很爭氣了。
別說林郡守和楊縣令兩人對小驪珠改觀了,跟著楊縣令而來的主吏掾蕭何見到這位昭陽長公主也有些吃驚。
他平生見過的幼童不少,但是像小驪珠這樣小小年紀便如此有氣勢的卻只此一個。而且她身上那股氣勢并不會讓人覺得她是盛氣凌人,因此并不會讓人生厭。
蕭何早就聽聞始皇帝有一個仁賢的大兒子,卻沒想到他的小女兒也如此出色。
小驪珠不在意其他人是怎么想的,等所有人都起身之后,小姑娘對林郡守道“如今正值春播,黔首們正是忙碌的時候,何必讓他們為了迎接我而耽誤春播大事”
林郡守一聽,剛起來的他立馬又跪下了“請長公主息怒,臣想著您第一次大駕光臨,總得讓您感受一下我們的熱情,而且黔首們都是自發來迎接您的,并非是臣所逼。”
林郡守這話可以說是半真半假,他確實是沒有威逼利誘過今日前來夾道歡迎的黔首們,但是也絕對不是黔首們自發前來的。
畢竟沒有林郡守的暗示,黔首們哪里敢隨意擅作主張
要是一個不慎得罪了小驪珠的話,他們焉知自己的小命還能否保得住
不過小驪珠并沒有跟林郡守計較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只是跟他道“別整那么多虛頭巴腦的,我奉命來沛縣就是為了今年春播之事。”
“糧倉在何處先把玉米種子入倉再說。”
玉米種子
一聽到這四個字,別說是離得近的黔首們了,就連離得近的官吏們都控制不住地竊竊私語起來。
要知道他們這次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地來迎接小驪珠,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想知道小驪珠他們一行人是不是真的把高產量的玉米種子帶來了
如今聽小驪珠主動提起,便知道之前的傳聞不假了。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叫玉米的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