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種子畝產量真的有那么高嗎
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想問,但是想問不代表敢問。
這種情況小驪珠他們早就有所預料了,所以都已經安排好了托兒,打算趁著進城的第一天就把玉米高產量的名聲給打出去。
只是讓小驪珠沒想到的是,他們安排的托兒還沒有來得及表現,就見官吏中突然有個人站了出來,先是沖小驪珠一拱手,然后出聲詢問道“長公主,沛縣的黔首們都想知道玉米的情況,所以容臣冒昧地問一句,玉米的畝產量是否最低都有十六石兩鈞”
小姑娘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站了出來的男子,她嘴上不說,但是對于這么配合的人還是給了一個贊賞的眼神,隨即開口道“那是自然,若是侍弄得好,別說是十六石兩鈞了,便是超過二十石也未嘗不可。”
畏于小驪珠的身份,現場即便人不少,也并不喧嘩吵鬧,尤其是在蕭何把他們心中想問的問題給問出口之后,在場的人更是安靜下來了。
因此小驪珠回答的聲音即便不算大,卻也足以讓一部人聽得一清二楚了。
當即他們的臉上都浮現出了驚喜之色,尤其是那些黔首們。
雖然說大秦重視農事,莊稼人的社會地位也比商人要高,但是種田的苦真的是誰種誰知道。
但凡遇上一個災年,他們就很有可能會面臨家破人亡的處境。
所以現在從小驪珠的口中得到肯定的回答,黔首們如何不笑顏逐開
當士兵們押著玉米種子從他們面前走過的時候,黔首們看向那些玉米種子的眼神就像是在看著什么黃金白銀似的,眼睛簡直亮得驚人。
小驪珠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看來玉米的第一炮算是打響了。
“房復,記你一功。”小驪珠扭頭就對跟在她身邊的張良道。
張良十分感動bhi,然后拒絕了“不必了,舉手之勞而已,何必掛齒。”
要不是眼見著拿不出一個好辦法來就要引起小驪珠他們的懷疑了,張良是說什么也會堅持擺爛到底的。
“那不行。”小驪珠道,“我可不是那種獎罰不明的人。”
張良推脫是他的事,反正小驪珠肯定會給他記這份功勞的。
張良“”
他有點擔心他祖父和父親今天晚上會入他的夢。
正在和小驪珠說話的張良并沒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個人看到他的臉后,竟露出了一個吃驚的表情。
小驪珠一行人前腳剛入住了林郡守他們給她準備的宅邸,后腳就收到了一封來自咸陽的快馬加鞭的加急信。
小驪珠展開絹帛后一目十行,旋即面上露出了一個笑。
一旁的文娥見狀,好奇問出聲“公主,可是有什么喜事”
“我爹讓人給沛縣的黔首們準備的新農具都打好啦,已經派人給我們加急送過來了。”小驪珠說完,反問文娥,“你說這算不算是喜事吧”
“那自然是算了。”文娥笑道,“不僅對我們來說是喜事,對沛縣當地的黔首們來說今日更是雙喜臨門了。”
“看來陛下交給公主的兩個任務,不日就能夠完成了。”
雖然文娥這話聽起來有點夸張了,但是小驪珠聽了還是很高興的,她將手中的絹帛收了起來后道“不行,我也得給我爹寫信告訴他今天的事兒,給他一個驚喜。”
小驪珠一說,文娥立馬就去給她準備了。
然而小驪珠不知道的是,不止她想給始皇帝一個驚喜,始皇帝也給她準備了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