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綰是舊奴隸主貴族出身的,可以說不管是他位極人臣之前還是之后,他都不缺銀子花。
這就意味著竹簡過于笨重,他可以直接選擇使用絹帛,哪怕絹帛昂貴,他也用得起,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像他這樣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王綰一開始才篤定始皇帝即便推行新政策,短時間之內對他們的影響都不大。
但是現在
王綰看著下人從外面買回來的、被稱作是“紙”的物品,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他伸手拿起一張感受了一下它的重量
輕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王綰再讓人給他取筆墨過來,親自在紙上書寫一番之后,王綰的臉色徹底地沉了下去了。
買紙回來的下人見狀,嚇了一跳,連忙把腦袋垂得更低了,心想該不會是賣紙的店家騙人吧說好的比竹簡和絹帛還要好用呢
真要是騙人的話,那么他要是遭了罪,店家也別想有好下場。
然而下人不知道的是,王綰的臉色之所以沉了下來并非是因為他買回來的紙張不好用,而是太好用了。
書寫流暢而墨不暈紙。
待紙上的墨干了之后,王綰將其拿了起來,然后注意到墨汁連背面都沒有滲透,更別提墊在它下面的紙張了。
“你剛剛說一兩銀子。”王綰低頭問向面前的下人,“是一兩銀子一張紙,還是一兩銀子一沓紙”
“回老爺的話,是一兩銀子一沓紙。”下人雖然不知道王綰生氣的原因,但是他知道他是生氣的,所以回話的時候戰戰兢兢的,生怕自己一個沒回答好就讓王綰把怒氣發泄到他的身上。
“小人當時去晚了,店家說剩下的紙張中,就屬這個檔次的紙最好,其他更便宜的紙小人并沒有買,怕入不了老爺您的眼。”
“當時店家將這些紙夸得天花亂墜的,小人頭腦一熱便花錢買了,卻忘了便宜沒好貨的道理,還請老爺恕罪。”
下人為什么自己掏腰包花了一兩銀子買這一沓紙,是他需要嗎
當然不是了,他大字都不識幾個,之所以自己掏腰包花錢買不過是想要討好王綰罷了,但是下人沒想到自己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
想到這兒,下人便悔得腸子都青了。
早知如此,他還不如不干這事兒呢,錢花了不少,人還沒討好到。
直到這會兒,下人仍然以為是自己受到了店家的欺騙,買到了虛假產品才讓王綰那么生氣的。
如果不是的話,下人想不明白王綰為什么會生氣。
畢竟如果一兩銀子能夠買到這么一沓紙的話,那么讀書成本能夠降低多少易便攜程度又能夠提高多少
一兩銀子雖然不算少了,但是一兩銀子能買幾張絹帛
而竹簡雖然便宜,但是一卷竹筒才能寫完的內容現在用一張紙就可以解決,一卷竹筒有多重一張紙又有多重
“你下去吧。”王綰并沒有處罰
下人,當然了,也沒有給他獎賞,因為他完全沒有這個心思,他現在正沉浸在被紙張帶來的沖擊中。
他錯了,他們都錯了。
原本他們不反對始皇帝推行新政策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在他們看來,只要他們、或者說只要貴族和士族活得夠久,夠長,那么他們早晚有一日能夠“撥亂反正”的。
畢竟那些低賤的平頭百姓有什么資格能夠和他們同朝為官呢
大概不少不是舊奴隸主貴族出身的大臣們都是這么想的,更何況是舊奴隸主貴族出身的王綰呢
都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更別提有這個想法的人本就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