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或許不知道說書先生說的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是他們這些同朝為官的人還能不知道嗎
那些話確實都是他們說的,說書先生可沒有冤枉他們。
而且那些說書先生沒身份沒背景的,他們如何能夠知道那堂上發生的事情他們敢說肯定和他們無關,也肯定和那些始作俑者無關了,那么這些說書先生究竟跟誰有關,那不是很明顯了嗎
所以他們敢去找那些說書先生的麻煩嗎
找他們的麻煩四舍五入不就相當于找始皇帝的麻煩
他們即便是瘋了也不可能這么做的。
所以聽這些始作俑者們,無辜受累的大臣們就道“我們又不是沒張嘴,既然你們不愿意澄清,那我們自個兒澄清就是了。”
“沒錯,反正我們事無不可對人言。”
這話是什么意思
是說他們事有不可對人言嗎
那些始作俑者們聞言,臉色自然不好看了,但是不好看歸不好看,他們也沒有出言反駁對方,因為他們確實是有不可對人言的事。
想到他們那日在朝堂上說的話,通過說書先生的嘴巴已經傳遍整個咸陽之后,他們的臉色就更加難看。
之前他們明明是因為自己的利益才不愿意支持推廣活字印刷術的,為什么卻要打著為始皇帝好的旗號
無非就是因為他們要臉唄。
但是始皇帝現在這一招直接把他們的臉面都扒了下來扔地上了,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
要么,他們跟著那些同僚們一塊“澄清”;要么,他們關上門當做沒事發生。
然而不管怎么選,他們都會丟臉,區別只在于選擇前者的話,他們是在一眾同僚面前丟臉,選擇后者的話,他
們將會在那么多咸陽百姓面前丟臉。
這么一想,他們就覺得可憐的人哪里是始皇帝分明是他們
始皇帝難得的和他們想法一致。
那些無辜受累的大臣們沒有猜錯,如果沒有始皇帝的允許,那些說書先生根本不知道那天在朝堂上究竟發生了什么,更不敢將那天在朝堂上發生的事情都在大庭廣眾之下當做是講故事一樣講出來的。
但是他們并沒有完全猜對,因為事情是始皇帝允許的沒錯,但是這個主意卻不是始皇帝想出來的。
是誰想出來的呢
當然是小驪珠啦。
小姑娘還記著始皇帝上次被大臣們使絆子的仇呢,這次站出來反對的人當中,十有八九是上一批的人。
既然如此,那么新賬舊賬都一塊算了吧。
對此,始皇帝是沒有什么意見的,要不然他也不會記住小驪珠的叮囑,在朝堂上不僅不罵那些大臣和貴族,甚至任由他們暢所欲言了。
只是始皇帝沒想到,小驪珠報復那些大臣和貴族們就算了,竟然還把他也給坑進去了
一想到現在整個咸陽的百姓都覺得他可憐,始皇帝就就想抓小驪珠過來彈她腦門兒兩下,讓她胡說八道。
“你之前可沒說要給朕塑造一個這樣的形象。”始皇帝對小驪珠道。
小驪珠茫然了一下“沒有嗎”
“沒有。”始皇帝很篤定,因為如果他早就知道的話,肯定不會配合小驪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