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和毛蘋這對婆媳能夠成為吳芮身后的女人,眼界和見識自然有別于一般的內宅女子了。早在來咸陽之前,她們就很清楚,沒有哪位君主愿意看到自己的子民愛戴和敬重某人更勝于愛戴和敬重自己的,相信始皇帝也不例外。
別管吳芮當初經營自己的好名聲有沒有私心,但是如果到了這個時候他還不向始皇帝表明忠心的話,那么就可以確定他真的有私心了。
與民爭利不可取,與君爭名也同樣不可取。
這個道理不僅吳芮清楚,吳家上下的人都清楚得很,尤其是近幾年來不論是利民的政策還是便民的東西都層出不窮,使得始皇帝的名聲在民間有了極大的扭轉。
特別是當中的那條“不問出身,隨材錄取”的政策一出,更是叫天下無數的寒門士子都拍手叫好。
始皇帝本來就是大秦的主人,他要收買民心的話,那么本來就是名正言順的事情;而吳芮呢他祖上雖然也是一國之君,但是吳國早在幾百年前就被越國給滅掉了,而滅掉吳國的越國也已經亡于楚國了,至于滅掉越國的楚國早就被大秦統一了。
所以吳芮想要收買民心的話,名不正言不順的。
吳家的人不確定始皇帝會不會秋后算賬,但是為了避免他秋后算賬,家里人一合計,便借由華城公主籌辦女子學府一事趁機向始皇帝表忠心。
吳芮和毛蘋兩人的長女吳敏都已經許配了人家,但是為了支持華城公主籌辦的女子學府,夫妻兩人和吳敏以及她的未婚夫商量過后,決定延遲兩人的婚期,先送吳敏到咸陽求學。
雖然只有吳敏一人求學,但是同行前往咸陽的卻不止吳敏一人,除了她的弟弟吳臣和未婚夫英布之外,還有她的祖母梅氏以及母親毛蘋。
原本吳家的打算是等把吳敏送到咸陽之后,吳臣留下來陪她求學,而吳家未來女婿英布則護送未來祖母和岳母回番縣。
之所以那么安排,一方面是向始皇帝表明忠心,一方面當然也是為了吳敏的名聲著想
了,她和英布雖然有婚約,但是到底沒有成親,他留下來照顧吳敏的話,始終不如吳臣來得方便。
別看吳臣是弟弟,但是他作為吳芮和毛蘋兩人的嫡長子,自幼就被家中長輩寄予厚望,因此有他在吳敏身邊,吳芮和毛蘋他們也能夠放心一些。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華城公主和梅氏、毛蘋見過一面之后,三個女人一見如故,詢問過梅氏和毛蘋的意見之后,華城公主就直接拍板聘請她們當女子學府的先生了。
既然梅氏和毛蘋都決定留在咸陽了,那英布還護送什么回番縣干脆一塊留在咸陽算了。
反正英布本來就已經沒爹沒媽了,連個嫡親的兄弟姐妹都沒有,如果不是得到吳芮的賞識,他一個犯了法還被判處了黥刑的人又怎么可能娶得了吳敏這樣出身好的縣令之女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哪怕英布和吳敏還沒有成親,他也早就已經將自己未來老丈人一家當做是自己的親人了。既然是親人,那么對于英布而言,留在咸陽和回番縣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唯獨受傷的大概就只有吳芮一人了。
他早年喪父,雖然祖父還在世,但是認真算起來的話,可以說是母親一手帶大的,和妻子成親后又與她琴瑟和鳴,長女長子又自來比下面幾個小的要乖巧孝順。
原本要送長女吳敏去咸陽求學,長子吳臣又得留在咸陽,已經讓吳芮很不舍了,結果吳芮萬萬沒想到
“折”了一雙兒女之后,他連自己的親娘和老婆也一并賠進去了,就連自己踅摸看好的未來女婿也一去不回。
吳芮“”
咸陽是會“吃”人的嗎
言歸正傳,吳芮是怎么想的暫且先不說,反正梅氏和毛蘋兩人此時確實是被小驪珠的話給驚出一身冷汗了。
他們來咸陽這么久都無事發生,梅氏他們心中未嘗沒有想過是不是他們多慮了,但是經過今天一事之后,梅氏他們再也不敢抱有僥幸心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