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扶光一直在外面轉到午飯時間,才慢悠悠散步回到私塾。私塾后院又冒著熟悉的白煙,周扶光已經對自己今天中午又要吃糊飯這件事情,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
她穿過院子,原本是要回自己房間的。但在路過認真燒火的祝談意身邊時,周扶光腳步稍緩,眼角余光瞥向他。
祝談意故作鎮定的在燒火,嘴角微微抿著,緊張得喉嚨都發干。在這片刻的靜默中,只剩下爐灶里柴火燃燒得噼里啪啦的聲音。
火光映著祝談意的臉,一層虛幻透明的紅,照得仿佛是祝談意臉上在泛紅。
周扶光放慢的腳步停下了,開口“中午吃什么”
祝談意抬臉看向她,報菜名“飯,竹筍燉雞,先生說,中午不吃,不等他。”
周扶光略微有點意外“那他中午去哪”
祝談意“先生去,縣令,見客人。”
周扶光很快就想到今天那些婦人們談論的,從村子外面來的貴客。
村子里的人不知道陳玄乙的真實身份,但周扶光是知道的,不然也不會住進私塾里來。能讓陳玄乙親自去見的客人,十有八九來自大梁都城鎮龍村這種偏僻小村莊,有什么東西能吸引到大梁都城的人
蛟龍。
被死魂陣鎮壓在臥龍山暗河底下的蛟龍。
答案是如此明顯,幾乎不需要多加思考,只要按照固定的邏輯套路,就能猜到謎底。
入夜,明月高懸,萬籟俱寂。
周扶光貼著茅舍的影子,像一尾游走陰影里的魚,輕快又靈活,眨眼間便越過雞籠巷,游入青磚高墻的文心街。
這條街很短,比雞籠巷要短得多,但它的名字比雞籠巷好聽,建在這里的建筑也更漂亮,整潔。村里的三個員外郎,還有縣令和師爺,都住在這條街上。
今天縣令府上所有的女眷都搬去了前院,一大片的后院全部空了出來,騰給貴客和她的奴仆侍衛居住。
周扶光踩著墻頭飛身上屋頂,遠遠看見縣令府后院一片燈火通明。她沿著屋檐的陰影溜近,中途越過許多全副武裝的侍衛。
借著燈籠光,周扶光看出那些侍衛身上的裝備精良得過頭,幾支巡邏小隊的領頭人,腰間還別著一支精致的火銃。
那玩意兒東洲也有,且被研發得更加徹底。
周扶光十歲的時候,周儀景曾經送過她一支,當做那年的中秋禮物。是東洲博物院折騰出來的東西,通過陣法壓縮元氣,灌入霜降石內,可遠隔百米取人性命。
研發火銃的人放話說自己的火銃若放在大能手中,威力遠勝過周家劍閣里的供奉劍。因為他放出了這樣的話,所以周儀景提著劍去了趟博物院。
于是周扶光收到的那支火銃,變成了博物院出品的最后一支元氣火銃。
周家人慣來是這樣的聽到有人說自己的劍不行,哪怕翻山越嶺,跨海過浪,也要去把放話的人和祖宗十八代,都從墳墓里面刨出來打一頓,打到對方道歉為止。
一般都會道歉的。
不會道歉的都死了。
所以周家人名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