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了。
閔政不是宣威將軍這種從小就被運道毒打的。
對宣威將軍而言,今天丟
這樣的臉也不過是很尋常的事。
但閔政不一樣。從他十年如一日非要穿增高鞋墊偽裝身高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是個極好面子,偶像包袱很重的人。
他哪受得了四面八方或好奇或諷刺的目光。
但揭穿他身高作弊這事的是宿主。他也只能認了,不然萬一觸怒了宿主,抖落出他更多不為人知的小癖好,那豈不是丟臉丟到姥姥家了。
所以閔政裝作什么都沒聽到,很快便收斂了思緒,將話題繞了回來。
“皇上,葛大人這提議明顯是夾帶私人情緒,公報私仇。田賦占據國庫收入的八成,是最大的來源,若想解決國庫之困,只能從田賦入手,若從其他地方加稅,收效甚微。”
閔政這話雖殘酷,但也是事實。
雖然還有商稅、工役、銀錢稅、糧食稅、勞工稅等,以及鹽鐵專營這類收入,可田賦收入還是占據絕對的大頭。
田賦只需加百分之十,一年便能增加一兩百萬兩銀子的收入。而其他稅種,單個就是翻倍也未必能多征收到一百萬兩銀子。
增加田賦是最高效、最便捷、最穩定地增加國庫收入的辦法,也是歷朝歷代想增加收入最常用的辦法,因此他的提議才會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撐。
閔政見沒有人激烈反對,繼續道葛大人,你我同朝為官,都是為了朝廷,為了大雍的江山社稷。實不必將私人恩怨攪進來,如果葛大人能供更好的辦法增收,我回頭就親自登門向葛大人賠罪。”
他這分明是吃定了葛經義沒好辦法。
葛經義雖說也是朝中重臣,但術業有專攻,葛經義擅長的是破案,又不懂經濟。
葛經義確實不擅長這一塊,但他也不肯認輸“我暫時沒辦法,不代表朝廷這么多官員沒辦法。先帝時曾加過兩次田賦,百姓的稅負已經很重了,加之天災人禍不斷,加稅實非良策。皇上,微臣還是不同意輕易加征田賦。”
閔政覺得葛經義就是死鴨子嘴硬,陰陽怪氣道“葛大人,你恐怕不懂。歷朝歷代,遇到這等問題,解決的辦法無非是開源節流,節流方面,皇上和朝廷都已經非常省了。如今只能開源加稅,往前數朝,莫不如此。葛大人難不成是覺得你比先代諸賢更聰明”
所以前頭數朝都滅亡了啊。
輕飄飄一句吐槽將閔政苦心經營的好局面一下子給破壞了。
是啊,前面數朝大部分都是滅于王朝末年的橫征暴斂,這說明了加田賦只能是飲鴆止渴。
葛經義譏誚地看著閔政“閔大人,你也說了,這是往前數朝的經驗,可他們這些經驗有什么用,解決了王朝的財政危機嗎沒有,這等亡國之朝的無用經驗實在是不可取。哪有明知前面是個死胡同還非要往里鉆的。閔大人,你說是不是”
有人跟著附和“是啊,葛大人說得也有道理。自太、祖立國至今,田賦已翻了近十倍,如此加征下去,恐引得民間、暴、亂不息,于國于民都非一件好事。”
說得他好
像是“亡國之臣”似的,閔政可不想背上這樣的罪名,干脆一撂擔子,將問題扔了出去“既然我這提議不好,那葛大人你說一個。若能解決國庫之困,那葛大人就是咱們戶部的大恩人。”
唐詩聽到他這賴皮的話,很是無語。
2想看紅葉似火的被讀心后我寵冠后宮嗎請記住的域名
六部各司其職,戶部的問題憑啥要讓刑部來解決是不是下次葛大人破不了案子也找他啊
他想不到,不代表沒有。咱們現代農民種地可不需要交稅納糧,相反政、府還有補貼,發錢激勵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