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滿朝文武都震驚了。
這宿主到底來自什么神奇的地方,不征田賦,還發錢給農民,那他們的朝廷哪里來的銀錢
就連閔政也顧不得跟葛經義爭了,不停地沖他擠眉弄眼。
閔政不傻,福星姑奶奶明顯更待見葛經義嘛。
沒看這幾次出聲都在懟他嗎
所以這事還得指望葛經義。
葛經義壓根兒沒搭理閔政,論套話的機巧,還是他跟皇上最搭,貿貿然亂開口,引起了娘娘的懷疑怎么辦
果然,很快皇上就給他搭橋了。
龍椅上的天衡帝緩緩開了口“葛愛卿,你既然反對加征田賦,那你可有什么法子”
葛經義一臉頭大的樣子“微臣,微臣”
唐詩果然看不下去了,問瓜瓜。
瓜瓜,你有什么辦法嗎
我只知道一個,增加商業稅。未來商業稅才是財政收入的大頭,比如營業稅、增值稅。普通百姓名義上沒直接交稅,但吃穿用行方方面面的消費中都包含了稅收。
瓜瓜顯然要比唐詩專業很多宿主,商業稅確實是增加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封建王朝重農抑商,抑制了商業的發展,即便現在放開,短期內商業稅的收入也很難大幅度增長填補國庫的這個窟窿。
達不到加征田稅那種立竿見影的效果,肯定會招來很多反對的聲音,政策也很難持續下去。
豎起耳朵聽的大臣們很是失望。
他們還是不大相信商業稅能夠跟田賦齊平,甚至是超過田賦。
但唐詩卻是深信不疑的。
是啊,什么打撈沉船挖寶,都只是一時之策,并不能長遠。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拓寬稅源,不要完全依賴田賦。不然后果便是不停地加田賦,最終導致農民活不下去,各地發生暴動,推翻舊王朝,建立新的王朝,然后再反復循環這個過程。
有膽小頭一次知道宿主跟瓜瓜的大臣倒吸了一口涼氣,小心翼翼地看龍椅上的天衡帝。
這話太大膽了,哪個大臣百姓敢這么說,誅三族都是輕的。
但也有不少大臣明白,宿主和瓜瓜只不過說了個大實話而已,歷史的車輪便是如此反復滾動的。
瓜瓜其實還有個來錢更快的法子。
滿朝文武皆是精神一陣,悄悄豎起了耳朵。
唐
詩也來了興致什么法子
瓜瓜抄家,抄幾個貪官的家,不就有銀子了
不少大臣渾身一寒。人至清則無徒,他們這些官員有幾個能保證自己手上絕對干干凈凈的
生怕瓜瓜再說什么驚人之語,很多大臣都想站出來阻止,但又怕自己跳得最快,當了出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