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們很快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因為瓜瓜出了個主意其實這個可以借鑒建國初的八級工制度,或是采用現代的工程師等級制度,重新劃分一套考核標準,評定等級,制定晉升的標準。
前面的沒聽懂,最后一句大家都明白了。
這其實也是個辦法。
但朝中官員很多還是沒法接受自己寒窗苦讀數十年,好不容易鯉魚躍龍門,光宗耀祖,最后卻跟這些下九流為伍。
說到底還是利益之爭。
天衡帝掠過底下大臣們的各色反應,贊許地說“徐愛卿所言有理。周尚書,你怎么看”
周尚書周泰一直穩如泰山,被點名,他不急不徐地站了出來,拱手道“皇上,茲事體大,依微臣之見,不若讓六部商議,擬出個章程,再行定奪。”
這話看似是順著天衡帝跟徐勘,但實際上還是用了“拖”字訣。
沒看徐勘跟譚元清兩個人意見都沒法統一嗎更別提六部這么多官員湊一起了,這群人只怕是商討幾個月都達不成一致。
很多事情拖久了,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唐詩仔細盯著周泰看了幾眼,跟瓜瓜討論。
哇塞,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官啊,果然有一手,這推脫的功夫比譚元清還高明幾分啊,哪怕皇帝知道他是故意的,也挑不出毛病。
瓜瓜,你說這周尚書如此老練狡猾,怎么就生了燕妃那么個炮仗一樣的女兒呢我都有點懷疑燕妃到底是不是他親生的了。
燕妃的智商顯然沒繼承到她老子的一半。
饒是淡定如周泰臉也隱隱有些扭曲,這不是往他身上潑臟水嗎好在瓜瓜及時替他澄清了。
瓜瓜宿主,確認過了,親生的。你想想清北父母生出的娃照樣有年年倒數第一的,智商這種東西可不一定會遺傳。
唐詩恍然明白了,燕妃就是那個學渣嘛。學神父母生出個學渣女兒,哎,周尚書肯定沒少頭痛吧
本來沒有頭痛過,本來覺得自家閨女漂亮可愛的周尚書忽然覺得自家是不是錯了早知道當初就好好教育教育這閨女的,也省得在朝堂上被人嘲笑。
周尚書不愧是個老油條,就是沉得住氣。
哪怕被唐詩點明了心思,還吐槽了女兒,他依舊淡定得很,半句都沒再解釋的意思。
天衡帝看了他一眼,又將問題拋給了徐勘“徐愛卿,你怎么看”
徐勘知道這事阻力很大,早前幾天跟工部的官員商議了許久,如今又見皇帝站他這邊,底氣足了不少,拱手道“皇上,微臣有個想法,既然譚大人、周大人、蘇大人等都認為這個考核標準不好定,不若交給工部來做,工部一定會擬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標準。”
他這話一出,殿內不少大臣臉色大變,其中尤以吏部和禮部官員的臉色最難看。
官員的考試、考核、錄用分別是由這兩個部門評定核實的。要是真將這個事交給了工部,豈不是將他們的一部分權力給分了出去
這下連禮部那些本來想裝鵪鶉的官員也忍不住了,一個個跳出來反對“皇上,不可,這考試、考核、錄用都由工部負責,那以后不成了工部的一言堂”
“是啊,皇上,此事萬萬不可,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后果不堪設想。”
工部的官員,還有一部分支持科考改革的官員跳出來據理力爭。
朝堂上又吵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