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大醮開起來是沒完的,足七七四十九天,這也是大家商量好的,搞它就為給官家刷刷功德值,堪稱天寧節獻禮。
整個河東路的文人都湊了過來,一個接一個在煙熏火燎中寫些不知所謂的詩,所謂“國富民安后,修成體屬乾”,而今國泰民安,玉清真人守丹田,歸妙道,正當去住無礙,馬上就該功滿升騰,獨步金丹。
當然,金丹也可以替換成元嬰化神煉虛合體大乘,大家恭敬地請帝姬也作一首詩時,她就嘗試這么寫了一下,這些冷門詞匯給大家唬得一愣一愣的,都紛紛感慨不愧是微妙仙童,真是太微妙啦
漂亮的詩詞歌賦一首首地飛進汴京城,天寧節的賀禮也一車車地送進汴京城。九月下旬,再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讓大宋上下關注的了當然山東河北那一帶被欺壓得造反的百姓不關心這個,童貫找時間過來毆打了他們一頓,但現在童貫回去給官家過生日了,他們不樂意當安安餓殍,又開始舉起前肢,振臂擋車。
但這一切傳不進汴京城,城里只有往來數不盡的船舶,沿河上下,將大宋每一部分最好的物資都送到這里來,供人享用。
因此百姓們就很樂意瞧一瞧那些進京賀天寧的船只,還要看看他們都運進來了什么好寶貝。
盡忠就是這時候到的京城,他將那些禮物挑挑揀揀,大半給了界身巷,小半自己藏下當辛苦費。當然,他不能辜負他的名字,因此還有最好的一車禮物,被他送進了宮,作為帝姬進獻給父親的賀禮。
官家收到后就很感動。
他立在陽光下的艮岳里,風吹著他身上的粗布道袍,就顯出這位俊雅高士的憂郁和出塵,他似乎根本不為俗世所動,只待下一刻,他整個人就要被一陣風帶走,去了更寒冷,更明亮的地方。
“還是呦呦記得朕。”他說。
“帝姬主持羅天大醮,可了不得呢七月里的地動是止了,有人說,見著那塌了的房子又重新立起來,田里收割過的麥稈上又長出了新麥穗”
“這豈不是羅天諸神受了供奉的緣故么玉皇上帝降了旨了”
有道童裝扮的小內侍就立刻跪下了。
“恭喜真人”
“恭喜真人”
“恭喜真人”
一片喜氣洋洋中,只有官家輕輕轉頭,微顰的眉眼望了望他。
盡忠見了他這樣的眉眼,心里就惴惴的,不知道官家究竟藏了什么心事,連自己的生辰也過得這樣艱難呢
有些壞消息是毫無預兆的,比如說天上掉下來個隕石,給房頂砸一大坑。
有些壞消息是早有預兆的,比如說金人對大宋的態度。
金人上一波使節已經走了,走之前和和氣氣地對官家表示,雖然關于燕云的問題還需要商酌,但大體上咱們要手拉手,一萬年,盟友之約是不會變的,
官家看完就過了幾天好日子。
然后河北和太原的奏表就像雪花一樣地送過來了,里面是大大小小的官員在報告金人在往邊境上運糧,修路,集結軍隊。
這些奏表很不體恤官家,官家看完就扔在一邊,后來樞密院的相公們揣度官家的心思,干脆不給他看了,官家就可以又一次坐在自己這清幽出塵的大花園里,對著無數塊奇石想他的心事。
他雖然不看了,心里卻止不住地越來越慌了。
“待她羅天大醮禮畢,不若回京來住些天吧。”官家說,“別在河東久留。”
如果帝姬聽到,她會評價這是一位不做人的老父親難得施放出的一丁點兒善意。
不多,但足夠讓人感動一下了。
當然感動過之后,她還是不準備回京里,況且趙儼也答應了義父,一定要找機會帶著靈應軍去太原。
聽了這話,張孝純就默默地喝了一口茶。
要說單獨帶趙儼去不就夠了嗎何必要帶靈應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