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彥卿決定競標柏豐這次的合作項目前,友好尊重地征詢過付佳希的意見,問她介不介意。
付佳希失笑。
俞彥卿解讀她的意思,立即說“好,這個項目,我們放棄。”
付佳希說,“為什么要放棄俞老師,你怎么跟錢過不去”
俞彥卿愣了愣,笑著點頭,“好。”
其實這兩年,劉勻一直和她保有聯系。兩人深度交流,共同交換信息。也曾許多次在重要行業活動里相遇,短暫重逢,匆匆告別。
劉勻帶她重游故地,辦公室還是那一間,格局陳設沒太大改變。見了老同事,也被后輩敬稱一聲師姐或前輩。
付佳希回味這個稱呼,看了劉勻一眼。
劉勻給了她一個欣慰的目光回應,邊走邊問“最近過得怎么樣”
付佳希坦誠,“不太好。前些時候做了碳酸鋰合約,沒有穩住陣腳,交易計劃全亂套,追漲殺跌,心態崩壞,虧得一塌糊涂。”
劉勻倒覺得稀奇,“以前你很穩的。”
付佳希自我反思,“證明還是有待提高,自以為是,盲目自信。而在真正面臨選擇與割舍時,其實并不堅定。這種猶豫不決,還是來自于自身的短缺,與不自知。”
劉勻聽完這一番話,反而愈發欣慰,“知錯自省,是一種更難能可貴的收獲。”
付佳希自嘲,“真金白銀換來的教訓,大概更深刻。”
劉勻好奇,“虧了多少”
付佳希比出手指。
“應該還好,在你的承受范圍內。”
“師傅,兩百萬呢”付佳希驚呼,“我不吃不喝要工作好幾年。”
“但你可以做投資,這次花200萬買來的教訓,會助力你今后賺2000萬。”劉勻說“但如果,你沒栽這次的跟頭,心性飄忽,今后可能虧2000萬。”
付佳希陡然失笑,“謝謝開導。”
劉勻低聲咳了咳,“因為都是過來人,我也栽過跟頭。哎,不提也罷。”
人都不愿意將自己的錯處開誠布公,但付佳希想得不一樣。錯就錯了,與未知的市場博弈,心態與執行力才是關鍵。
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這叫試錯。
不想為,不得不為,逆人性的選擇,需要經歷來修煉。
往后很多年,付佳希也有過許多發言的機會,或傳授經驗,或分享心得。她毫不避諱地談及這一次的失利,像歲月里成熟的葡萄,摘取掉酸澀泛苦的壞果,余下的,方能釀出一壇醇香葡萄酒。
歷時一整年,俞彥卿和付佳希順利完成與柏豐集團的項目合作,創造了可觀的收益,當中數次期權組合策略的運用,堪稱經典。
從柏豐離開那日,付佳希問出心中藏了許久的疑慮,“柏豐沒有成立自己的交易公司嗎”
幾年前,她還在時,岳靳成就提出過這個設想。
劉勻說,“集團每一年
的經營作業計劃都在變化,現階段的發展,單獨的交易部門也足夠承擔。其次,我覺得岳總還是有所寄望的。”
他按開電動窗簾,不遠處,宏偉氣派的新大樓不可與往日同語。
岳靳成曾說,那里,會是柏豐交易中心的新址。
實體企業與金融服務發展相輔相成,他堅信,那一天必將到來。
劉勻說屆時與他并肩同行的那個人,他還是最屬意你。”
付佳希笑了笑,“遠大前程,我努力奮進。”
岳嘉一上小學二年級這一年,岳靳成出了個有驚無險的意外。
他去上海出差,為期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