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蕭印都在沉默。
賀定安慰他道“王爺剛入朝,凡事不妨看開一些。皇上有皇上的考量,王爺多看看也就能體諒皇上了。”
蕭印“多謝舅舅提醒,我就是,就是”就是沒想到事情會城這樣。在他看來,有些事根本沒必要爭吵,但群臣爭吵了數天,好不容易要爭吵出個結果,卻是要忍辱偷生。
說忍辱偷生也許不對,可總之結果讓人很郁悶。
如今聽了蕭莫的話,蕭印覺得詞雖然用的鄙俗了些,但這話說的一點都不錯。
被一個小國欺辱到這種程度而不反擊,其他國家看到是不是也會想著上來撕咬大周一口呢
既然早晚都要面臨一戰,為什么現在不做準備呢
蕭莫一看蕭印陰沉著臉就知道事情不順,他抿了抿嘴,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蕭印嘆了口氣,他道“此事父皇早有主張,你我不必多言。”
“太子呢太子就沒說別的”蕭莫不甘心地問,蕭印搖了搖頭沒說話。
知道了蕭赟的態度,蕭莫沉默了,他有點納悶,在他印象中蕭赟可不是孬種,怎么在這件事上就那么慫呢。
而此時,太子正在東宮里破口大罵,他神色扭曲地看著明清“你看到老四看孤的眼神了沒他什么眼神,以為孤貪生怕死”
明清自然不敢順著這茬接話,他干干笑著“太子爺是不是看錯了。”
“你沒長眼還是孤沒長眼孤會看錯”蕭赟扯著冷笑恨恨道“他蕭印該并不會以為朝堂上就他一個人會憂國憂民吧。我呸,毛頭大的孩子,年齡就那么大,閱歷就那么點,他能看清什么。”
仗不是朝臣說想打就能打起來,關鍵要看皇帝的態度。皇帝想打,這仗就能打,皇帝不想打,這仗就打不起來。皇帝的態度放在那里,朝臣要是一直往主戰的方向鬧,那就是在和皇帝對著干,要是沒人出頭解決,皇帝心里不痛快,朝堂內外誰能痛快起來
他蕭赟也是堂堂男兒,他難道愿意讓一個小國看輕,可他有什么辦法。
想到蕭印看自己的眼神,蕭赟心頭的火直往頭發尖上冒,簡直是氣死他了。
除了生氣,蕭赟心底隱隱有種感覺,他那個坐在龍椅上的父皇老了。
人老了,心也老了。
皇帝年輕時也曾去過戰場,也曾親手殺過敵人,如今面對一個小國,都不敢再冒險,這不是老了是什么。
皇后那邊聽到賀定今日沒有附和太子的話,她心底頓時有些不悅。
只是朝堂上的事兒她不能隨意參合,所以想著還是要找個機會提點下太子。即便是娶了賀云淺,日后還是得防備著點安國公府。
誰知道賀定這顆心最終會朝向誰。
賢妃聽到消息后,心情就有些復雜。
近些日子,她和賀定所代表的安國公府雖然像以往一樣保持著聯系,但心境到底有所不同。他們極力維持著表面上的平衡,心里卻都是擔憂,憂心這樣的平衡什么時候會打破。
賢妃想,就這樣吧,有些事人力注定改變不了。
西境之亂鬧騰了數日,京城里的老百姓都跟著討論了數日。最后皇帝還是接受了西漠國主的求和,大周派遣使臣前去西漠,帶去了斥責西漠的皇命,也帶去了讓西漠能過冬的牛羊和糧食。
蕭莫聽到消息時正在院子里玩石子,消息傳來他手里的石子頓時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