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真眼中,貍貓一直都很蠢。
拿禽獸和人類的智力對比也許不公平,但楊真依舊固執地認為,即使變成了人樣,即使是在妖怪之中,記吃不記打的貍貓也肯定是里面比較傻的一個。
誰見過兩個肉包子就能哄得破涕為笑的妖怪?
出了青萍鎮,越過一條黃土官道,廿里驛的高大門坊就在眼前。
廿里驛距離溱陽縣城二十里,驛上多為商戶,與青萍鎮全是住戶不同,一路之隔,市集繁華卻不可同日而語。
有利益處,便有江湖。
小小驛鎮,街巷不過幾條,人口不過數百,加上路過的客商也只是千余,僅楊真知道的就有三方勢力。
其一是驛丞一系的青山鏢局,把控著驛上車馬客舍等一應行當;其二是與南邊溱河漕運有關的溱河幫,酒樓茶肆香料肉鋪多是他們的產業;第三叫做大金行,只做錢莊和典當兩門生意,不參合其它,卻隱然獨立于兩者之上。其它商戶要么依附于三方,要么在夾縫中求生存。
青萍鎮雖說名義上管轄著廿里驛,其實對此毫無掌控。
青山鏢局或許會看在驛丞與老主簿同衙為吏的面子上偶爾行個方便,溱河幫和大金行則壓根沒把青萍鎮的吏胥們放在心上。
老主簿把楊真安排在這里,無非也是看到這里是雞肋之地。
畢竟差役下到鄉里,不管是否出力,名義上還是要擔負起懲戒宵小、安撫民心的職責,但楊真在這廿里驛又能懲戒誰安撫誰去?
好在楊真的性情雖談不上慧黠圓滑,但也不會迂腐固執,自然明白老主簿的好意,因此權當帶班逛街。
楊真正要把李貓兒從肩膀上抓下來,去錢莊里把碎銀換成銅錢——她剛才吃的兩籠包子還賒欠著呢——忽然聽到遠處傳來鞭炮與嗩吶的響動,聽起來十分喜慶。
“去看,喵一去看。”李貓兒拍打著楊真的帽子催促道。
“去看可以,不過你不許說話。”楊真警告了一聲。李貓兒雖說變的像個人樣,但舌頭伸出來還是會嚇到人,先前賣包子饅頭的李嬸就被她嚇了一跳,被楊真慌忙解釋說這娃兒有病才掩飾過去。
“不說就不說喵。”
說話會嚇到賣包子的人,不說話就會有包子吃,這個淺顯的道理李貓兒剛剛弄明白,倒沒有怎么抵觸。
楊真肩上馱著她循聲一路走過去,聽得嗩吶喇叭的聲音愈來愈大,還有不少人從屋里跑出來去看熱鬧,嘴里嚷嚷著什么“青山鏢局少鏢頭娶媳婦,趕緊去搶喜錢”之類。
聽說有人發喜錢,楊真的腳步更快,到后來直接跟著人群跑起來,而且一路竄到了最前頭,領著人烏央烏央地穿過大街,又一頭鉆進旁邊的巷子。
一大幫人擠進巷子,耳聽得嗩吶聲就在隔壁,走到盡頭卻看見是一條死胡同,巷子盡頭那家一開門就瞧見外面黑壓壓滿是人頭,嚇了一大跳,連忙砰一聲把門緊緊閂上。
“別擠啦!走錯啦!娘了個腳的誰領的路?!”
巷子里的人還在跳腳大罵,楊真已經跳過圍墻從人家院子里繞過去,到了青山鏢局的門口,遠遠地就看見花轎和迎親人群過來,新郎官頭戴紅花騎著大馬意氣風發。
即使被楊真帶偏路的有許多人,此時擠在街上看熱鬧的還有不少,一眾娃兒鬧鬧哄哄地跟著轎子跑,不斷地催促大喊“發喜錢啰”。
花轎來到門口,新郎官抬手止住眾人,喊了一聲:“賞錢!”
立刻有那跟在轎子旁的家仆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布兜,在眾人歡呼中把里面的一兜銅錢高高地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