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祁衛東約定的時間是上午十點,現在還有一點時間,但是現在三雙眼睛都直溜溜盯著他,弄得他不出門也不合適了,干脆吃過了飯以后早早出門。
陸湘儀看著祁衛東的鞋子,有些欲言又止,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那雙新鞋子后腳跟部分有點高,這又是一雙沒有經過磨合的鞋子,要是走路多了,會不會有些磨腳
但是祁衛東很早就點明要穿那雙鞋,陸湘儀也不好多說什么。
畢竟雄性生物在求偶期打理自己,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舉動。
成功把小孫子趕了出去后,祁老爺子很滿足,恨不得立即看到小孫子和小孫媳婦牽手成功,生下了可愛伶俐的曾孫。
家里頭有核桃,祁老爺子拿著兩個核桃在嘎吱嘎吱地轉,轉了一會兒后,詢問正在整理報紙的陸湘儀“小陸,你知不知道他這個對象是個什么情況”
陸湘儀搖搖頭,“他沒和我說,我看他平時下班的時間都很準時,沒想過他有情況。”
當年祁平江追自己,那可從來都是晚歸的,可能兒子和心儀對象是剛開始約會。
祁老爺子也想到了這件事,心里頭一直在想,他好像記得有一次小孫子晚歸了,是不是當時那個人就是這一次的約會對象他心不在焉地讓陸湘儀把報紙遞給他。
看完了第一版,祁老爺子沉浸到報紙里了。
祁老爺子打開了第二頁看到了兩張照片,一張照片是馮老太太拉著詹彩玲往前走,其他人臉上都帶著笑容,還有一張照片是三個小孩兒的,正中間是眉目清秀有短短發茬的桑寶彤。
見到了照片,祁老爺子就想到了那次在派出所見到桑云窈、桑寶彤的事情,當時小團子說了她小姨上了報紙,這次是小孩兒上報紙
祁老爺子頓時對這個報道好奇了起來,開始。
詹彩玲同志回家這件事因為本身可報道性特別強,何記者在采訪完了以后文思泉涌,當天晚上就把報道寫了出來。
第二天一早主編審過以后覺得這個報道寫得很好,立即就傳真給了武裝部。
新聞講究的是時效性,越快上報紙越好,在武裝部也審核過稿件以后,日報
社周日的零點開始印刷。
終于在周日這一天的上午,所有定了首都日報的家庭都可以看到這一篇報道。
四歲幼童助老兵回家
四歲幼童,老兵回家,按道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偏偏在標題里碰撞到了一起。
祁老爺子在到這篇報道的標題以后,就覺得神奇,想知道內容是什么。
去大熊國邊境打仗的女兵重傷失去了記憶,已經在外流落多年,居然被一個四歲多的孩子給認出手中的老繭是槍繭,詹彩玲求助到了武裝部那里,街道辦、武裝部、軋鋼廠的領導們在知道了詹彩玲的身份后,心中都有疑問,馮老太太愿意接受這個女兒回家嗎最后答案是肯定的,馮老太太激動地說不出話帶著孩子回家。而巧合的是,認出槍繭的四歲半孩童和老太太同住一個四合院。
文章一氣呵成,故事跌宕起伏,詹彩玲同志失憶以后的經歷讓人同情又憤怒,在幼童認出了槍繭以后,明明所有人都提前知道了結局,還是被記者的文筆給勾了起來,有一個共同的希望,這個命途多舛的女兵一定要回家啊。
武裝部里認出了女兵的身份,又有了新問題,到最后馮老太太愿意接受女兒嗎而后真的接受了,還有有了讓人皆大歡喜的巧合,幫助女兵的幼童就是和老太太一個家屬院,整個報道實在是很精彩。
祁老爺子看完了整個報道,心里頭像是在三伏天喝了冰汽水,不由得喊“好”。
陸湘儀在看自己的靈感本,見到了老爺子拍案叫絕,不由得看了過去。
“小陸,你看這個報道。”祁老爺子說道,“報道寫得可好了。”
拿到了報紙以后,陸湘儀也是一眼就認出了桑寶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