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們開始對許如意寫過的文章進行非常感興趣的討論,許如意仿佛回到了沒穿越之前,跟著導師出門的時候。
每每導師向別的教授炫耀自己有個好學生,她面臨的就是這個場景。
真是懷念又不懷念啊。
好在她經驗豐富,即便在這么多教授面前,也沒什么憷場的,畢竟見多了,倒是聊的頗高興因為是去東陽機床廠,恰好他們的磨床絲杠有問題,就深入展開聊了聊。
譬如說為了加強絲杠更耐磨進行的軟氮化攻關,目前已經正在推廣中,效果很是不錯,能提高一倍使用時間。
隨后又聊到了絲杠容易出問題的另一個方面,熱變形那處理的方法可就多了,尤其是機床雜志最近剛剛刊發了一篇國外資料的翻譯稿,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幾個人干脆掏出了稿紙,就怎么通過補償進給量補償熱變形,將美國這個專利研究了一通。
甚至連后面的于建國科長也忍不住扭過頭來,參與了進來。
東陽市離著省城一共三個小時的火車,這么一聊,時間過的飛快,等著喊東陽要到了的時候,許如意都覺得這不才開始嗎
幾位教授也是有點惋惜,這剛說到興頭上呢。
唯有郭海英笑著摟著許如意的肩膀,得意道:“如意,咱們今晚住一屋,接著聊。”
其他人不看,不能看,這是沒辦法的事兒。
不過下了車,大家就都嚴肅起來。
東陽機床廠來接他們的人早就等在了展臺上,他們一下車就熱情地走了過來,沖著大家說“歡迎歡迎,辛苦了。我是東陽機床廠辦公室干事陳大明,各位專家請這邊走,我們的車停在外面。”
許如意明眼看出盧楠臉色不太好,走到了前面去問陳大明“你們廠長和主任呢。”
顯然,這也太不重視了。
許如意冷眼看著,她以為這是學習機會,沒想到這東陽機床廠顯然有事啊。
等著上了車,這位陳干事就站在前面,給大家講了講東陽市,還有東陽機床廠的歷史背景,許如意正認真聽,郭海英就塞給她一份雜志。
許如意低頭一看,是一份現代機械雜志,而且最新一期的,她疑惑地翻了看,瞧了瞧,一眼就看到了目錄上的一篇文章設備的反復維修是最大的浪費。
內容許如意翻看了一下,他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機器可以通過維修來復原,但是不更換新的機器,會阻斷技術的進步,導致產品落后,失去競爭力。
所以他提倡縮短機器折舊年限,有能力的情況下,應該盡快多上新設備。
作者是東陽機床廠胡浩。
而這胡浩不就是陳大明剛剛介紹的東陽機床廠的廠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