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加工好的工件可以留樣存檔,這種情況下,誰想作弊都不可能。
有人忍不住吸了一口氣“這真是煞費苦心啊”
很快,就瞧見有工作人員走了進來,一共15臺車床,配備了30名檢測人員,一臺車床居然配備了兩個人,一人操控,一人記錄。
然后就聽見鈴聲響起,測試正式開始。
檢測方法早就在通知文件中標注了,不過,即便是寫了出來,不少人也有些蒙,因為這上面有些東西他們懂,有些東西,他們還真第一次見。
所有的機床所做的都叫切削測試,普通機床使用的是直接測量法和重復測量法,直接測量法就是用金屬平尺,角規,百分表等對工件進行人工測量。至于重復測量則是指,同一機床加工同一或者不同零件,對加工好的工件進行測量,確定精度水平。
這法子都是老辦法了,所以大家看的都不稀奇,就連
能定什么水平,其實大家心里也有數就干這行的,這些國外設備他們多大也摸過,差異在哪里心里門清,結果都心里明白。
尤其是這兩家,一家東北機床廠,一家五洲機床廠,都是國內的佼佼者,他們敢于第一時間報名,就是對自身的產品有信心dashdash這個時候,產品等級高,更容易拿到更多的訂單。
▉大江流提醒您大國崛起1980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所以很多人都知道,都應該是二等品,與日本的普通切削機床有差距但是不算大,可以替代使用。
而今天更多的人,其實看的都是東陽廠和燎原廠合作的這臺燎原一號數控機床,不過這檢測方法,他們可真是都沒見過,給出的評定標準中,數控機床一共有四種檢測方法,分別是輪廓加工測試,精密輪廓加工測試,各軸現行定位精度和重復性測試,對角線位移測試。
這還能懂,就是測量加工工件各方位的精密度,可是用的測試方法,那真是聞所未聞。
說話間,這邊已經開始了,就瞧見編程結束后,測試人員點了運行按鈕,六臺數控機床都開始了運行,他們能看見的,就是工作臺上放了一個大型鋁合金工件,此時銑刀已經在程序的操控下,圍繞著工件底部進行切削。
肉眼可見,銑刀先是對著工件東側面筆直切下,隨后是南面,北面
有人皺眉說道“這是切削一個方形似乎也不難。”
正說著,就瞧見銑刀角度一變,微微調整了角度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切削,不過這一次,銑刀并沒有一切到底,而是穩穩地停在了一半的深度,又再次進行一個正方形的切削
這樣的運行,讓大家都看出點門道,這需要機床精準的控制,雖然看著簡單,但對數控系統,還是機床切割精度都是極高的考驗。
但畢竟不知道評判標準,所以只是皺著眉頭看著。
許如意自然將這些人的目光盡收眼底,這么多人來,許如意是最高興的,畢竟他們的燎原一號數控系統,不可能只是為東陽廠研發,只是因為和東陽廠合作較多,而且又同是南河省的工廠,所以才進行的合作數控系統就和數顯裝置一樣,是可以進行售賣的。
而這些感興趣的人,就是他們潛在的客戶。
雖然機床運行產生了不小的噪音,可是因為有著玻璃的阻擋,只覺得悶悶的遠遠的,而在玻璃這一頭,人們因為足夠的專注,此時這一片可以用鴉雀無聲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