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倒是讓高拱有些意外“殿下此話怎講”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修也,尊賢也,親親也,敬也,體群也,庶民也,來百也,柔遠也,懷諸候也。
修則道,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昆弟不怨,敬則不眩,體群則之報禮重,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則財,柔遠則四歸之,懷諸候則天下畏之。”
“”
這是高拱剛才給裕王講的那一段中庸,但并不是一整段照著念誦,其中穿插著許多對文章的闡釋和理解。
想不到,這躲在書案下的小世子,只聽了一遍,竟然能完全背誦下來。
裕王更是驚訝,他不在宮中,所以從不知道他兒子竟然有這樣的本領,不管什么,凡是聽一遍,就能記住。
朱翊鈞看他們都不說話,于是又問了一句“我有沒有背錯”
這時候,高拱才緩和了神情“殿下所背一字不差。”
朱翊鈞這就放心了,他點點頭“那我去別處玩,你不要再生我爹爹的氣。”
“”
聽了他的話,高拱哪里還會生氣。就沖這位小世子,他就敢下定論,自己當年孤注一擲的選擇是正確的。
小家伙說完就出了書房,不再打擾他們。
王府呆著實在沒意思,他在宮里關著,在裕王府也關著。再有兩天,他又要回宮了,還得繼續關著。
來的時候,馬車經過熙攘的街道,他看到了一個皇宮以外的世界。
原來街上有那么多人,男女老幼,大家穿的衣服都不一樣。街道兩旁有那么多商鋪,賣什么的都有。還有那個及萃樓,大伴說里面有好吃的,他也想去嘗嘗。
此時,裕王走了過來。看到他皺起眉頭,若有所思“鈞兒,在想什么”
“爹爹,”朱翊鈞拉著裕王的手,“我想出去玩。”
“出去玩”裕王一時沒反應過來,“你要去前廳”
朱翊鈞搖頭“去街上。”
“街上”
這聽起來并不是個過分的要求,如果朱翊鈞只是個長在王府的世子,他帶著兒子上街,豈不是說走就走。
可朱翊鈞不是,他養在內廷,從小由嘉靖撫養。關于兒子的一切,他這個父親沒有決定權。
裕王低下頭,對上兒子渴求的目光。小家伙拉著他的手晃了晃“可以嗎”
“不可以”這三個字,裕王無論如何說不出口。
他猶豫片刻,就在近處走走,也不要緊吧。
于是,捏了捏兒子的臉蛋兒“去換身衣服罷,爹爹帶你去買果餅。”
朱翊鈞問“果餅是什么我沒聽過。”
裕王說“一種宮里沒有的點心,爹爹帶你去買。”
點心是朱翊鈞喜歡的,父子倆換好衣服,準備出門。
可還沒走到太大門口,太監和錦衣衛全都跟了上來。
父子帶著兒子上街一趟,何至于這么多人跟著。走出去目標更明顯,裕王更不自在。
裕王說道“果餅鋪此去不遠,你們不必跟著了。”
他說不必跟著,馮保卻放心不下。雖然人家是親爹,帶兒子逛街,很正常的事情。
關鍵他也不想和裕王對著干,人家可是未來的皇帝,跟皇帝作對,他又不是活膩了。
朱翊鈞在旁邊催促“爹爹走吧,我都等不及了。”
于是,馮保提出個折中的辦法“裕王盡管帶著世子出門,其他人遠遠跟著,絕不打擾。”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裕王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