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班昭如此憂慮,實在是鄧綏這一波操作與前人類似。
和帝即位,竇憲為車騎將軍,北征匈奴,回來后功封大將軍。將軍,位比三公,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1
當年的記憶還沒有散去,竇氏的事跡依然歷歷在目。眾人恐怕歷史重演,鄧氏成為下一個張揚跋扈的竇氏。
鄧綏愚鈍嗎不,鄧綏既聰明,又有大智慧,但她還是這樣做了。
鄧綏詢問“大家,朕當如何”
班昭回道“陛下應當約束母族,任人唯賢,廣施仁義。”
鄧綏聞言一頓,隨后臉上露出笑容,與班昭攜手坐下“大家所言真乃苦口良藥,朕受教了。大家猶如朕之汲黯,以后朕若有差池,還望大家極言直諫。”
班昭連忙推辭“汲黯守節死義,我年老德薄,怎么能與他相比”鄧綏聞言笑而不語。
為人君主身邊要有不同的聲音,這樣貴臣不得壅蔽,下情可以上達。
班昭接了和帝續漢書的任務,至今尚未完成,見鄧綏采納自己的意見,現下又無事,便告辭回去繼續編書。
鄧綏回頭看了眼正在玩耍的劉隆,劉隆此時也覺得尷尬極了,只好回神假裝玩耍。
誅竇家,是竇太后的養子漢和帝做的。
論理,將來要對鄧氏出手的人必定是劉隆。
鄧綏笑了笑,一點都不在意劉隆在身前,派人傳召司隸校尉和河南尹,請他們對鄧氏嚴加看管。
鄧騭言行恭謹,對族人嚴加管家。他在時,鄧氏無人該違法亂紀,但鄧騭如今出征在外,鄧悝年輕,資歷淺薄,難免家中之人有作奸犯科以身試法者。
鄧氏出自南陽新野,有一部分族人移居雒陽。河南尹郡治雒陽,是治理雒陽的上司官員。河南郡又是司隸校尉監察的京畿七郡之一,因此司隸校尉也有監管鄧氏族人的職責。
鄧綏伏案看書,劉隆解開九連環,又安靜地觀察這白玉九連環是怎么制成的。
有人過來通稟說,司隸校尉和河南尹到了。鄧綏命人請來,二人拜過之后,又聽皇太后說“這是圣上,你們也來拜見。”鄧綏也跟著用了圣上這個稱呼稱呼劉隆。
這兩人看到鄧綏身側有個嬰孩,正低頭玩,看不清面容,猜測是皇帝,又怕冒然拜錯,故躊躇一下,只拜了皇太后。
“下臣參見圣上。”兩人行禮。
劉隆抬起頭,動了動腳,剛才他是跪坐,但沒一會兒就換了姿勢。
“免禮。”劉隆說道。
兩位大臣聽到劉隆竟然真的回話,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回過神來忙謝恩坐下。
“朕遍觀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作奸犯科,包攬詞訟,欺凌百姓。車騎將軍雖恭敬有加,但鄧氏一族族人眾多,又有姻親賓客,賢與不肖混雜。你二人宜嚴加約束,勿使違法之人逍遙法外。若有人違法,不可隱匿,按律嚴辦。”
鄧綏的語氣不疾不徐,但卻十分有力,堅定的語氣仿佛能瞧見她那顆堅定的心。
劉隆抬頭看向鄧綏,鄧綏察覺到他的目光,低頭莞爾一笑,伸手摸摸他的頭發。
司隸校尉和河南尹朗聲道“下臣謹遵陛口諭。”不管皇太后是故作姿態,還是真心實意,有了這話,他們對鄧氏宗族嚴加監管定了。
說完事情,鄧綏讓二人退下,又將詔令發給南陽太守。南陽是鄧氏的族地所在,尚有鄧氏族人在那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