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禹將徐防送到宮門口,目送徐防坐上馬車離開皇宮,轉身回來。
此時的巷道愈發顯得空曠孤寂,張禹長長的影子折在被夕陽映得紅彤彤的宮墻上,顯得單薄而又脆弱。
徐防免職沒過多久,司空尹勤也因災異免職,原太常卿周章接替了尹勤的位置成為司空。
但太尉一直空著,張禹難以自安,再三上書請求退居太尉之位,鄧綏拗不過允了他的請求,張禹這才安心。
因皇帝沖幼,周章被詔到禁中居住,以便商量朝政。周章拜過皇太后后,前來拜見張禹。
兩人行完禮,隔著桌案坐下。張禹見周章頭戴進賢冠,身著皂朝服,腳蹬皂靴,衣領袖口露出麻制的襦已經泛黃,但十分齊整。
早知太常卿周章清廉,沒想到清廉至此。張禹低頭瞥見自己袖口雪白雪白的綢制的襦,心中不禁升起對周章的敬佩之情。
“我素日聽聞張公勤勉周密忠心為國,久仰大名,因張公得陛下信重,留居禁中,字育圣上,不得與你交游,常引以為憾事。沒想到今日,竟然能與張公比鄰,實乃人生一大幸事。”周章笑道。
張禹搖頭,連道“不敢當。周公你剛正不阿,為政清廉,深得先帝與陛下信任,我也是久仰大名,今日幸得相鄰。”
周章早年被南陽太守征辟為功曹,竇太后的兄長竇憲被封為冠軍侯,遣回族地。南陽太守想要去拜訪,周章勸諫,太守不聽,于是他當機立斷地砍斷韁繩,致使太
守無法出行,拜訪之事只得作罷。
后來,竇憲被迫自殺,牽連罷官者無數,南陽太守幸免于難。于是,周章受到重用,被太守舉薦,進入中央。
當初劉隆即位時,鄧綏將周章從五官中郎將提拔到光祿勛,又拔為太常,再到如今的司空。不到兩年,從比二千石升到三公,可謂恩寵至極。
張禹作為前輩,一面給周章提點宮中的禁忌,一面心中暗道,這周章真是恰逢其會,以不阿竇氏見寵于先帝,又以清廉節儉受到皇太后信重。
先帝在時,擔任多年五官中郎將,守衛宮殿門戶。新帝初立,皇太后又將其提拔為總管五官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等七署的光祿勛,掌管宿衛宮殿門戶。
周章沒在張禹居處久待,說了一陣子話,就回到自己的宮殿處理政務。
周章回到殿中,他先將殿中伺候的寺人責罵一通,又不許寺人靠近自己的書房,只同意讓宮女進去灑掃。
這一通操作在宮中傳得沸沸揚揚,讓人摸不著頭腦。
鄭眾這位掌管宮中庶務的宦官,還以為是寺人伺候得不上心,或者哪里做得不好讓司空討厭。于是,他換了機靈的寺人,結果新進的寺人又遭到責罵。鄭眾這才心中有了數。
張禹聽到后,還以為是周章猛得高位,一時言行失態,過于得意,于是過去委婉勸慰。
“他們這些寺人都是窮苦人家過不下去的孩子,被賣到宮中為奴,小小年紀就要干活,干得不好又遭打罵,怪可憐見的。周公你大人有大量,縱使這些孩子一時有照應不到,或者做得不好,婉言告知便可。”
周章面容冷峻,眉心紋仿佛鐫刻在額頭上,聽到張禹的勸說,眉心紋更入骨幾分,搖頭道“他們身世固然可憐,可進了皇宮,不安心做事,反而學了些奸滑,心懷鬼胎。前日徐公出宮何等狼狽都是這起子人鬧的。”
張禹聞言默然不語,徐防的話是怎么傳出的,肯定是有人打報告,不是那些寺人,就是家中部曲。
“周公是國家棟梁,宜以國家政事為重,何必與他們計較我等謹言慎行,為陛下圣上分憂,陛下圣明燭照,你我何須怕小人讒毀”張禹想了下,又勸道。
周章對張禹的話不以為然“他們這些人都是些欺軟怕硬之人,你越敬他,他越蹬鼻子上臉。非要給個下馬威,一下子制住了,方會存敬畏之心。徐公做事,太綿軟了些。”
張禹轉念想起周章廣為人流傳的故事為了不讓太守拜訪竇憲,他拔刀斬斷馬韁。周章性格剛直果斷,都是他勸人,不是人勸他。
張禹明白過來,清楚勸不動周章,于是道“周公既如此,那就當看不見他們,為他們大怒肝火,倒顯得我等心胸容不下這些人。”周章隨意應了一聲。
周章這番行為,早已傳入鄭眾蔡倫的耳中。二人只是笑笑,沒有理會周章,反而安撫那幾位無辜遭到責罵的小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