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姚點頭道“榨完柘漿的柘還有甜味,可見榨汁這道工序還有進度的空間。”
周懷連連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雙轅犁都節省了一頭牛,圣上還不滿意。若圣上知道咱們壓榨柘漿的出糖率和所費人工,恐怕也”
伯姚道“周令不必擔憂,咱們細細研究就是。石蜜從無到有,周令是大功一件,至于效率和出糖率,如實告知圣上進度即可。”
周懷道“也只得如此。”
次日一早,周懷帶著幾匣石蜜進宮,先面見皇太后。鄧綏拈起一塊紅褐色的石蜜,觀察了一會兒,讓馬秋練嘗嘗味道如何。
馬秋練拿起石蜜放到口中,濃郁的甜味一下子充斥著她的味覺,細細咀嚼,那獨屬于石蜜的風味撫慰著每一寸舌頭。
馬秋練吞咽干凈,又喝了水,仍有余香。
“啟稟陛下,上林苑令熬制的石蜜甘美醇厚,別具風味。”馬秋練如實贊道。
鄧綏點頭,轉頭問起周懷石蜜的制造和產出情況。周懷一一答了,將石蜜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也說了。
鄧綏聽了,賞賜了周懷等一眾人,并勉勵他們繼續改進工藝,又讓他與長樂太仆蔡倫討論石蜜后續章程。
周懷帶著賞賜滿懷歡心離開崇德殿。這次在陛下面前留了名,下次只要再做出什么成就,就能升官了。
鄧綏讓陸離將石蜜分賜眾人,班昭馬秋練曹豐生等三人也得到了相應的賞賜。
馬秋練接到賞賜后,疲勞一掃而空。雖然在宮中很累,但賞賜豐厚,皇太后每遇到郡
國上貢的美食,不忘她們,正如這次的石蜜。
鄧綏不重口腹之欲,將自己份例中的大部分都給了劉隆。而劉隆呢,吃了幾塊石蜜解饞后,又回到了上輩子不愛吃甜食的狀態,留了一小部分泡水,其他都交給太官,讓他們研究加了糖的飯菜。
另一邊,周懷還未見到蔡倫,蔡倫就已經明白皇太后的意思了。這些年宮中通過賣紙張以及紙制品賺了不少錢,這石蜜也是一個來錢的路子。
蔡倫心中琢磨起如何利用石蜜挖空豪族的口袋,為少府攢下錢財。
周懷拜見蔡倫后,又將剛才的話重復了一遍。蔡倫聽了,贊他道“想陛下之未想,你做得很好。改進工藝上若有什么需要,隨時來找我。”
周懷雖然想獨攬功勞,但他手底下的那些人種地養花是好手,要改進工具,還得找尚方局的人。
于是,他陪笑道“您也知道我手下的人都些粗手笨腳的人,還要勞煩長樂太仆派幾個人過來幫忙指教。”
蔡倫含笑應了,叫來幾位巧匠跟著周懷回上林苑。
人走后,蔡倫繼續思考起如何利用石蜜賺錢的事情。
雒陽是國都,城中居民有幾十萬之巨,每日要消耗大量的糧食,這石蜜不能和粟麥爭地,否則將會導致雒陽糧價上漲,百姓生活困苦。
除了這個原因外,雒陽的土地多集中在豪族之手,也沒有這么多的空地種植柘。
這種植柘的地方只能往雒陽之南尋找了。好在這石蜜體積小,便于儲存和運送。
蔡倫思來想去決定在益州、揚州、荊州以及交州等州部的幾個郡縣試種。
想畢,蔡倫提筆開始寫奏章,寫完又請教了鄭眾,修改了幾處,然后謄抄下來呈送皇太后。
鄧綏知道這石蜜的制造和劉隆有關,看完后,將這份奏表也讓劉隆看了。
劉隆想了想,對于奏表上所言頗感興趣,道“尚方令所言的那幾個郡縣都種植了早稻,糧食有盈余,種植柘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鄧綏點頭道“他考慮地很周全。朝廷還要派出一些熟練的農戶和工匠到南方教導百姓種植柘以及熬制石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