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規仗著動作靈巧,擠到人群前面,抬頭尋找自己的名字。
一甲中沒有看到自己的名字,皇甫規懷著惴惴不安的心一路看下去,終于在二甲里找到自己的名字,這才有閑心對比他人的排名。
皇甫規,二甲第四十七名。
段颎,二甲第五十二名。
張奐,二甲第三十九名。
皇甫規對比完鼓著臉,自己竟然沒有力壓這兩人,真是郁悶。
郁悶的皇甫規又轉頭細看一甲的名單,突然發現前十名中竟然有七名出自邊郡,二人出自三輔,只有一人出自南陽。
他的目光順著往后看去,竟然發現后邊的情況與前面差不多,邊郡名列榜上者十之六七。
皇甫規心中驚嘆,一不留神就被一群壯漢擠出來,落在外面,正好撞見段颎和張奐。
雖未交流過,但這三人都認識對方。現在大家為同年,是該認識交流的時候了。
“在下安定郡皇甫規,見過兩位賢兄,恭喜兩位名列二甲。”皇甫笑道。
張奐和段颎的眼睛一亮,異口同聲問“我真名列二甲”
皇甫規鄭重地點點頭,笑道“二位若是不信,可進去一觀,我在這里等兩位賢兄。”
張奐和段颎朝皇甫規道謝后,迫不及待地去看榜。皇甫規在外面等了一會兒,就看見滿臉興奮的兩人出來。
張奐自我介紹“我是來自敦煌郡的張奐。”
“武威郡段颎。”段颎接著道。
皇甫規笑著邀請兩人去他的住處,兩人都同意了。
這三人突然發現他們的住處相隔不遠,只是前些天不巧沒有碰到而已。
皇甫規三人均是少年銳氣意氣風發,越說越投契,甚至還在院中比了力氣,竟然不相上下。
段颎對于三人中,自己名列最后頗不服氣,道“一部分兵法書我是沒見過才沒寫的。”
張奐笑著安慰他道“我只是運氣好些而已。”
說完,他轉移話題“你們有沒有發現中榜的考生最后幾十名都是咱們涼州人,甚至還有標著已陣亡的名單。”
皇甫規思索“我記得朝廷有命,參與諸羌戰斗的邊地六郡武舉人均賜為進士。”
張奐感慨一聲“沒想到朝廷竟然把那些陣亡的武舉人也寫在上面。”朝廷這個舉動真的讓很多人暖心。
段颎道“可恨我少生幾年,若是早幾年,我必將叛羌殺得片甲不留。”
張奐看了眼左右,然后湊近二人,悄悄說“你們準備去哪里呀”
皇甫規一把攬住張奐的肩膀,低聲問“你有內部消息”段颎也湊近來,三人圍成一個圈頭對頭。
張奐搖頭道“也不是什么內部消息,你們等幾天就知道了。”
“快說快說,說完我請你去北市吃飯。”皇甫規迫不及待道。
張奐笑了一聲,道“就是咱們這些人的去
處,一部分留京師,一部分去邊郡。”
段颎想了想,道“排名靠前的留京師”
張奐大笑,搖頭道“你弄反了,排名靠前的可能都要去邊郡或者地方鍛煉,當然主要看個人意愿。”
皇甫規沉吟道“難道留京師的前程不如去邊郡去邊郡也不怕,我就是在邊郡長大。但是”
“咱們年齡不大,能去哪兒”
十五歲的武進士固然光耀,但年齡也限制了他們的仕途發展。不說朝廷,就是他們父母也不放心將一些事情交給他們呢。
段颎點頭“咱們去哪兒”
張奐道“我師父說了,咱們三個可能只有兩個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