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大臣幾乎全部加入了論戰,劉隆的腦子都是嗡嗡的。往日端坐的朝臣,各個直起身子,揮舞臂膀,爭得面紅耳赤。
鄧綏面無表情,劉隆看得煩躁。鄧綏朝黃門侍郎看了一眼,這黃門侍郎朗聲道“肅靜”
殿下為之一靜,鄧綏道“此事關乎國家社稷,諸公有何意見上表就是。延尉何在”
延尉出列,鄧綏問“鳴冤鼓一案可有定論”
延尉恭敬道“小臣邀了馬公、劉公和李公,共同復核陳孝廉落選一案,裁定尚書臺審卷無誤。陳公試卷上未做一題,只寫了臣勤于侍奉母親,無暇為文,唯祝圣上長樂未央,萬壽無疆。”
鄧綏頷首,道“如此看來,尚書臺批閱試卷是秉持公正。”
延尉道“是,陛下。”
鄧綏再次點頭,看向黃門侍郎。黃門侍郎會意,散了大朝會,大臣們走在路上還在相互爭吵。
一人問“王公何必刻薄,孝廉考核于國無益,徒增人力”
王公一拱手道“若真是于國無益,朝廷又怎么會實行”
“所以,我輩當撥亂反正。”
“哼時移俗易,人心不古,孝廉未必是孝子廉吏,但能文者必通圣人之言。”受過圣人教化的人一定比一般人要好上很多。
“諸公大謬,以文取人只是小道,高祖皇帝何曾讀過書不也誅暴秦,建皇漢。”
“高祖皇帝有蕭何、韓信、張良,叔孫通,你口中的陳公有誰”
“你你不可理喻,現在的孝廉考核存在問題,你難道視而不見嗎”
劉隆與母后一起回到崇德殿后殿。今日朝中有重大事務,鄧綏為劉隆請了假,讓他跟隨自己處理政務,不必上學。
回到殿內,劉隆和母后嘆了一聲,道“大臣們對孝廉考核看起來怨氣很深啊”
鄧綏坐下來道“關系到切身利益,自然有怨氣。”
劉隆跟著坐下,道“這個什么陳公怪得很,父親死后分家產什么也不要,只取了母親奉養。他有錢奉養嗎”
江平在一旁接著道“若他有錢,要么實際上分了家產,要么父親在時置了私產;若沒錢,母親跟著他豈不是吃苦受累”
劉隆贊同似的看了眼江平,道“對了,就是這個理。”
鄧綏抬頭劉隆,問“若你該怎么辦”
劉隆想了想道“該是我的就是我的,人也要,錢也要。”
“要人做什么人老了,也不能做活。”鄧綏悠然道。
劉隆道“一家人團團圓圓才是好。再說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無論上輩子的媽,還是這輩子的母后,妥妥的都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鄧綏見劉隆說出的話不假思索,心中熨帖,輕聲笑了一下,道“我看你說話的重點在最后一句。”
劉隆聞言笑起來,江平則在一邊出了一腦門的汗。
“那黃金怎么回事兒”陸離聽到小寺人轉述完這離奇的事情奇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