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臻嘆息一聲“且不管這些,千秋百歲,自有公論。”
會稽郡籠罩著大疫,一片慘淡,然而雒陽的日子也不好過。
京師又旱了
四五兩月少雨,夏稼受災
嚴重,減產已成定數。夏稼收割之后,老天爺仍然沒有下雨,秋稼種不上,只能干等著。
劉隆心情郁郁,只覺得這東漢破破爛爛,南北都不安生,簡直是無以自存。
鄧綏接到會稽郡天使的奏報,災情屬實且極為嚴重,下旨免了郡國的租賦。
至于京師的干旱,鄧綏憂心之余,又忍不住慶幸。只有京師旱災嚴重,附近郡國皆影響不是很大。
晚上睡覺前,鄧綏和陸離閑聊,苦笑道“若當年沒有災禍發生,我竟然覺得神奇。”
一執政便是天災人禍,鄧綏這些年過得頗為艱難,居然以苦為常,實在可憐可嘆。
陸離拿小皇帝曾經說的話安慰鄧綏道殷憂啟圣,多難興邦。大漢這些年若非有陛下操勞,哪有今日的太平陛下正是這大漢的文母,百姓無不對你感恩戴德。”
鄧綏躺在床上,盯著床帳,聞言搖頭道“我只不過做了自己該做的吧。”
陸離聽了笑起來“陛下這么說,倒讓我想起一句話。”
“什么話”
陸離笑著回道“陛下這樣的賢明之人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那朝中的大臣豈不是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情”
鄧綏聞言一愣,朝臣的大臣一一在她的腦海中閃過,良久道“未必都如此,還有許多股肱之臣。”
大漢能有今日的安穩,也有這些大臣的功勞。他們不能被埋沒。
陸離將床帳放下,吹滅了燈,道“陛下總是能看到別人的好。這些日子陛下忙壞了,早些休息。”
鄧綏應了一聲。殿內頓時暗下來,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
天氣越來越熱,北宮的樹葉被太陽曬得卷起來,無精打采,夏蟬倒是叫囂得厲害。
劉隆一天到晚無課時都在崇德殿后殿蹭冰,借著涼爽讀書批閱奏表。
他還叮囑江平道“德陽殿沒有人,就不用冰算了,里面還有宮女寺人候著呢。”
劉隆想要節省卻無處節省。江平當然要滿足小皇帝的愿望,道“我去與他們說。”
劉隆想了想,還是作罷,道“我為皇帝,一言一行的背后都涉及許多人,不能不慎重。有時便是好事也成了壞事。此事,到此作罷。”
江平聞言沉吟,道“圣上英明。我回去與他們說,德陽殿可以不節儉,但不能浪費。”
劉隆聞言笑起來,點頭道“你說的在理,就按你說的來。天氣暑熱,宮人們辛勞,你去囑咐太官煮些綠豆湯或者消暑去熱的湯藥來。”
江平笑道“我這就去吩咐。”
“你直接去找蔡侯。”如今宮中大長秋空懸,這宮中事務一向是蔡侯管理的。
劉隆吩咐完,跨進后殿,一股涼氣迎面而來。
鄧綏抬頭見他,笑著讓陸離給他倒了一杯沁涼的烏梅湯。盛放烏梅湯的銀壺埋在冰盆里,這好像不是母后慣常的喝法。
“你們年輕人都愛喝涼的。”鄧綏一臉笑意地看劉隆
喝烏梅湯,囑咐道“不要喝那么快,省得鬧肚子。”
劉隆從外面過來,渾身冒汗,正想一飲而盡,聞言只好乖乖地小口啜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