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據說大漢最后還真算是自殺自滅而亡的。
鄧綏輕哼一聲,道“聲音這么大,當別人都是聾子啊。”
嘎
劉隆恍然回神,劉漢的光環是他的保護傘,但卻是太后的緊箍咒。
母后大約心中對這事是不喜歡的。
“母后是大漢國母,我大漢以孝立國,我”劉隆頓了一下,拍拍自己的胸脯,道“一定會好好孝順母后。”
鄧綏伸手拍了一下劉隆,笑罵道“隆兒長大了,也學會說話了。”
劉隆聞言,哈哈直笑。
鄧綏對于劉隆剛才所言,頗為觸動,但又無可奈何,這確實是劉漢歷代皇帝在民間積攢的信任。
說起來不能抵吃的抵喝的,但若真遇到叛亂,這些民心擁戴可比什么錢帛都有用。
大漢初立,國人多稱自己為楚人、趙人、齊人等等,但到了現在七國之人,都變成了統一
的漢人。
秦統一后,思想文化上的共同認同是在漢朝完成的。
不過,鄧綏對于劉隆有這樣的認知很欣慰。小皇帝不會因為某人功高而猜忌,甚至將其閑置。
這是好事啊
雖然現在鄧氏確實有些不成氣候,但有這樣心態的劉隆可能會對鄧氏更寬容呢。
母子二人走了一會兒,折返回去。在母子二人離開后,樊嫽悄悄問起曹豐生,剛才皇帝所言是什么意思。
曹豐生的臉上盈著笑意,道“圣上在夸贊你們呢,你們二人各有所長。”算了,她年紀大了,就不要參合其他事情里,就當個什么都不懂的人兒。
樊嫽一頓,隨即臉上流露出笑容“原來如此。”閻雪聽了,臉上也帶出笑容來。
樊嫽的心中卻是哀嘆一聲,圣上評價二人,各用一詞,并沒有評價優劣。或許,在他心中二人所言皆不是正確的。
目送皇太后與皇帝的背影消失,樊嫽心中竟然有些羨慕。那可不是母子普通的散步,而是小灶一對一的補習。
可惜,這些與樊嫽無緣。不過,她有其他辦法獲得答案,只要足夠耐心。樊嫽向來不肯輕易認輸,她對小皇帝隱隱生出一種攀比的心思。
他不說,她偏要去查。樊嫽用心收集朝臣關于是否收復西域的爭論,她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太尉、司隸校尉和尚書令等重臣都猶疑是否要收回西域,甚至偏向放棄西域。
既然大部分重臣都同意了,但為什么這場爭論還沒有決出結果呢
除非有分量的人在背后支持。樊嫽揉揉額頭,默默吐出一口氣,心中道,玩政治的人心都臟。
當然是皇太后和皇帝在背后支持這些人了。朝中的大臣精得和猴子似的,揣摩帝后心思更是一流,得到這樣的暗示,焉能不用力故而,爭論了許久,依舊沒有吵出名頭。
樊嫽想到這里又明顯感到不對。兵貴神速,一鼓作氣,二而竭,二而衰。朝中這樣爭吵,等吵出結果,再送到敦煌郡,黃花菜都涼了啊。
樊嫽仔細琢磨,皇太后和皇帝顯然不是優柔寡斷之人,這樣做的原因除非他們有要達成的目標。
皇太后對西域的態度隱晦難辨,但是皇帝卻不同。他一直表現出來的是對疆域的擴展的贊同。皇帝肯定會發表什么意見,但現實確實是和稀泥。
樊嫽幾乎麻了,直到一個月后,收到西域的捷報,她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