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隆忙起身扶著母后,咧嘴笑道“好咧,母后你慢些。”
昨夜狂風驟雨,前院的海棠落了一地殘紅,綠葉更加青翠。
地面濕漉漉的,空氣中彌漫著草木的清香。母子二人走在前面,鄧綏問劉隆道“你覺得西域現在情形如何了”
劉隆算了下時間,道“應該打起了吧。”河西四郡太守、護羌校尉、還有隴西、北地等郡太守,都能文能武,還是主戰派。
況且,母后已經給了河西四郡和護羌校尉便宜行事的權限。此次是收復西域,而非攻打北匈奴,除了并涼邊兵和羌胡兵,朝中并沒有給他們兵源支持。
“那隆兒你對西域的真實想法如何”鄧綏又問。
劉隆道“西域的戰略意義大于經濟意義,嗯,就是戰略價值大于它給大漢帶來的賦稅。當然,也不能說西域沒有經濟價值。”
鄧綏饒有興致地停住腳步,看著劉隆,以目示意讓他繼續說。
“從孝武帝時大漢就開始經營西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至于朝臣所言很多就不用聽,從孝武至今,出了不少明君賢臣,他們都沒有放棄西域。如今的朝臣提出異議,難道他們是比前人還厲害的大聰明”
“得了吧。”劉隆翻了個白眼,道“人有自知之明,我也有自知之明。不懂事情怎么做,就看看前人。”
鄧綏笑著催他道“別做怪,快說你的看法。”
劉隆接著道“收復西域,能斷北匈奴臂膀,也斷了西羌與西域諸國連結的可能。再者,大漢可通過西域與外交通。西域給大漢送來了不少好東西,葡萄、苜蓿、胡麻、番石榴、芫荽、大蒜”
“還有啊,說不定千年后,西域會成為一塊寶地呢。”對于現在的大漢而言,西域
最珍貴的或許就是點狀的綠洲。
“反正,西域若能收復,一定要收復。西域丟,則河西危;河西丟,則二輔危;二輔丟,則京師亡。”
鄧綏頷首道你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你對這次征戰的結果怎么看”
劉隆歪頭,臉上露出笑容道“說不定等朝廷爭吵出結果,那邊西域就收復大半了呢。”
西域諸國實力弱小,向來是誰強跟誰,當大漢展露決心和實力時,這些國家都會倒向大漢。
而且相比于匈奴,大漢統治手段更加溫和。他們這些小國去上貢時,大漢朝廷經常會出于臉面贈送他們錢帛,尤其是那精美的絲綢。
因此很多小國每年都要派使節去大漢,甚至恨不得一年多去幾次。
鄧綏又問“你難道不怕那些將領官吏擁兵自重,自立為王”
劉隆聽完突然大笑起來,鄧綏竟然有些不解。
“母后,大漢這幾百年難道是白干的”劉隆道。
作為第二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大漢出過不少明君賢臣,這些人給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少在大漢君臣沒有消耗完自己在百姓心中的信任前,沒有人能夠推翻劉漢。
王莽篡漢時轟轟烈烈,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民間卻是人心思漢。兩漢之際,逐鹿中原的重要集團的首領都是劉漢子孫。
即便是東漢滅亡,宗室疏屬的劉備依舊憑借劉漢子孫的身份,號召賢能,建立蜀漢。
兩漢天下四百年,即便蜀漢滅亡,這面旗幟依然有號召力,被匈奴人拿來。
劉曜等匈奴人以其為漢外孫人,提出“紹漢繼晉”的口號,認為自己取代晉朝理所當然。
劉隆不知道將來如何,但是現在沒有人能自立為王,功高震主。
然而,劉漢這樣的人家從外頭來很難殺死,只有從里面自殺自滅才會死亡,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想到此處,劉隆拍了下額頭,暗罵自己都想的是什么東西,怎么就想到了大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