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的心這才放下,在亂世中,她見過不少因為心軟導致自己萬劫不復的事情。
劉隆回來見狀,撫尸大哭,訴說懊悔。
新上任的御史中丞周昌聽后,深覺愧對先帝,病倒在床。次日,他就上書辭任御史中丞。
呂后聞言大怒,認為周昌不識好歹,收了他的印綬,僅保留爵位。
劉隆知道后,勸說呂后“阿母,汾陰侯本性如此,當年能為兒勸諫阿父,如今亦能為趙王傷悲。他就是這樣耿介的人,阿母亦是看重他的耿介而命他為御史中丞。”
“既然他不愿任御史中丞,就派他到封國擔任宰相罷了。”
“趙王”兒子雖為趙王哭泣,但并沒有因為趙王與自己爭吵。
呂后冷哼一聲,覺得兒子確實與陳平學了不少東西,道“好吧。”
“等汾陰侯身子好了,再去封國。”劉隆
叮囑道。這樣能約束諸侯的人,不能輕易掛了啊。呂后也答應了。
呂后見他有幾分君王的氣度,便將奏表斟酌著給他幾封。劉隆一一批了,呂后看完冷哼一聲,又多分了一些與他。
第一年,高祖的庶長子齊王劉肥來京師,劉隆坑了他一個郡給姐姐魯元公主做湯沐邑。
漢初諸侯中,齊王封地最大,劉肥走的時候,劉隆依依不舍。劉肥現在怕死了皇帝一弟對他的好。
劉肥是劉季的外室子,呂后嫁來后,就跟著呂后生活,兩人關系尚可。不過,當呂后看到劉隆對劉肥尊敬有加,不顧皇帝之尊,以兄事之,一怒之下想殺了劉肥。
高祖諸子中,與劉盈競爭皇位的劉如意被毒死,剩下諸子中有實力能與他競爭的當數劉肥。
劉肥序齒為長,又坐擁最大的諸侯國,且是膏腴之地的齊地。劉隆的一番動作,激起了呂后的警惕心。
坑人者,人恒坑之。
兩年后,呂后決定將張嫣嫁給兒子。
劉隆幾乎瞪圓了眼睛,回過神,一口拒絕道“阿母,我絕不會娶嫣兒。”
劉隆的態度異常堅定,與呂后對視,仿佛這樣能讓呂后感到他的決心似的。
呂后堅持道“你與嫣兒關系親近,立嫣兒為后,難道不好嗎”
劉隆深吸一口氣,依然搖頭道“阿母,嫣兒她我視她如小輩,怎能讓她入后宮”
“呂氏有女”呂后退一步道。
“不行,呂氏不行。”劉隆斷然拒絕。
呂后狠狠拍了桌子,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當日還不如生個畜生出來。”
被罵畜生不如的劉隆摸摸鼻子,給呂后倒了一杯水,道“阿母息怒,你聽我說,要是我說的不對,我任憑你打罵。”
呂后怒氣這才稍解,水也不喝,一雙銳利的眼睛緊盯著兒子。
“若呂氏女入宮,仗著阿母跋扈欺人,與兒子生出怨氣,阿母在其中調節,一兩年還好,時間長了,咱們母子難免生出齷齪。不妥不妥。”
“水滿則溢,月圓則虧,舅家現如今已是鼎盛,再進一步只怕是架在火上烤了。大舅為國陣亡,一舅為我的太子之位四處求人。兩舅與我如同阿父一般,這些兒子都記在心中。”
“趙太后為長安君之長遠計,在觸龍的勸說下,含淚送他入齊為質。舅家于我情深恩重,我焉能不為他們考慮”
呂后不置可否“那你待呂氏如何”
劉隆回道“舅家盛于母后,到我時泯于諸侯,與國運共休戚。”
呂后聽完,哼了一聲,又道“你也疼愛嫣兒,嫣兒如何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