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決賽的第一場,u的強勢超出了qe的預料。
在下路對線時,qe下路不但丟失了線權,還因為對面韋魯斯的q技能消耗過于準,導致qe下路過于早地回城。
為了保證下路發育,打野被迫頻繁地來下路解線。
如此一來,原本在b中拿下路劣勢做置換的打野位置也被牽連陷入了劣勢。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
u在上路對線時,還開發出了新的英雄。他們在ban掉了year最擅長的英雄之后,拿出了永恩來打劍魔。
如此一來,上路劍魔也是一個版本強勢英雄,但在機制的影響下,明明先選,卻被對方的上路永恩奪走了線權。
“總之,就是兩路線權都是劣勢,中路在結束對線期之后,也沒有優勢了。”
所謂線權,就是意味著優先權。
這優先權包括了己方選手能夠優先支援,輔助能夠靠著兵線帶來的優勢進入對方野區做視野,也意味著資源團之前,己方能夠先落位,先埋伏。
作為一名選手,沒有人想在視野一片漆黑的情況下靠近黑暗的草叢,萬一不知道從哪里撲出來五條大漢,就代表著這局游戲徹底寄了。
“這第一把,也的確寄了啊。”
無論說是紅藍色方的勝率也好,還是雙方選手在游戲之中的表現也罷,在這場游戲中,的確是u一方獲得了勝利。
在三十五分鐘時,隨著一波團戰結束,u推平了對手的基地,整場比賽的第一把成功地被定格在了10的比分上。
“這和我想的不一樣啊。”
相比于u支持者們純然的開心,無論解說也好,還是路人觀賽群體也罷,都陷入了一種茫然之感之中。
在他們的預期中,這兩支隊伍是實力相近的隊伍,他們期待的是酣暢淋漓的對決與你來我往的爭鋒,而不是像第一局這樣,正常局勢朝著一面倒的模樣。
“如果qe不調整的話,那真的要30結束了。”
“雖然30也行吧,但這不是想看點兒好的嘛。”
這位觀眾隨口的一句話的確是說出了不少人內心深處的想法
并非是其中某隊粉絲的他們,花費寶貴的周末時間,自然是想看雙方戰隊貢獻一道美味的盛宴。
“下一場換邊,看看qe會有什么改變。”
在短暫的休息之后,b重新拉起在上一局里吃了u多線
線權的虧,在這一局b中,qe毫不猶豫地將韋魯斯搶了過來。
除此之外,雖然對方ban掉了不少中單,但qe仍然將ban位投資到了上路,給year拿到了版本最強勢的上路英雄。
如此一來,中路與打野做了妥協,選擇了塞拉斯去打沙皇,雖然讓出了線權,但在某種程度上也給了寧玨操作的空間。
在這一局中,形勢似乎是調轉了過來
由于處于藍色方的選角優勢,qe的確一開始拿到了線權,也成功控下了小龍。
基于對線優勢,陸沉舟還在上路抓了一次對面上路,徹底確立了上路對線上的優勢。
然而,比賽不是模擬,選手也不是ai,比賽模式也更不是電競經理中的打架。
縱然提前的游戲設置是一方面,但選手的發揮是另外一方面。
在十分鐘時,下路一次成功對線,導致qe下路被逼出了閃現,再然后,隨著一波囤積的兵線進塔,打野前來,導致qe下路無奈回城。
“這這也不是英雄的原因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