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無論是u說還是qe來講都是極為合適的。
一方面說,u的時機抓得太好。在不久之前,qe的打野才在上路露了頭,而u的打野看到之后,幾乎是直接放掉了手中刷到一半的野怪,直奔下路。
另一方面,就是除了英雄之外的對線差距了。
“這u的下路今天的狀態也太火熱了吧”
打野來抓觀眾們都能明白,但解說感嘆的正是在不久之前靠著下路對線所逼出的兩個閃現。
“這沒辦法,這就是個人能力和狀態之間的差別了。”
平日里,qe靠著寧玨的對線優勢而達到逆版本用弱勢英雄贏對線,從而解放b。
而如今,qe下路組被對方純粹的個人能力操作,何嘗不是一種公平。
“qe得想想該怎么做了。”
如果下路喪失了線權,u再將優勢的下路組轉到中路去,那么很可能又會重復上一局的劇情。
“玨哥,下路再這樣打下去實在不行。”
就在外界正在為qe著急時,麥克風里,下路組對寧玨說道。只不過,從他們的語氣中,似乎沒有聽到觀眾所預計的慌亂之感。
顯然,這一切在隊員甚至說團隊的預料之中。
“吳詞的狀態實在是太變態了。”
“這也沒辦法。”
實際上,不同于觀眾們預想的qe賽前準備不足,事實上,在開賽之前,qe的分析師們也察覺到了對方ad的進步。
因此,對于下路的抗壓,qe也早有預料。
但預計歸預計,真正賽場中,又有誰能夠預料到所有的細節
哪怕他們能夠預料到吳詞狀態不錯,也只有在真正進入對決后,才知道這個“狀態不錯”有多少含金量。
好在qe并不是沒有反擊的能力。
在漫長的賽程中,教練與分析師團隊經歷了太多的磨合,以至于在方才第一局結束之后,就察覺出了一些端倪。
“他們的核心是線權。”
如果說,在之前半決賽的比賽中,kg、qe等隊伍追求的是下路線權,那么u在決賽場上,無疑將線權的重要程度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他們要的是多線線權。
在此基礎上,哪怕放棄開團英雄也再所不惜。
當然,這也與u的選手們擁有很好的對線能力與極好的狀態有關。
而qe的應對方法叫做“田忌賽馬”。
于是,在觀眾們還在擔憂qe會不會如同上一把一樣,被輕易地從下路撕開突破口,并且一瀉千里直接輸掉這一把時,回城的下路組并沒有回到下路,而是直接去了中線。
而寧玨滿血吃完了中路的線之后,直接去了下路。
“咦”
“這是在干什么”
明明防御塔鍍層還在,還沒有過對線期,為什么qe會提前換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