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政策是今年的冬麥八成收上來,留存的二成好種用做下年糧種發于民,次好的一成發于各地郡守糧倉,半成挑出來的廢糧被送去做酒精,剩下五成的留給秦的百萬軍隊做糧草,最后半成屯國庫。菽也一樣。
可而今今年的冬麥種子已經收不上了,上年屯的冬麥幾乎都是不做糧種的,下年的產量也不會好。
不少大人也皺了眉,覺得他們上次讓沒糧的韓民進秦,真是失策了
這次也不知道發兵能吃下多少韓糧,韓的糧夠不夠填窟窿。
上首的阿政輕抬手,人群都安靜了。他一說話,便是秦的白玉擎天柱。
“此次水災,鄭國與墨家往災地興修黃河水利。”
“琇瑩,你先準備放商糧吧。”
“下令給守在邊境的王將軍,告訴他等不到姚賈那邊了,秦現在水災,那朝令夕改的韓王必不愿獻土了,他不獻只有孤去奪了。”
“其他諸君下令災地郡守安排遷流民往西。”
“王上,各地吏員正安排人加緊搶收冬麥,不若等冬麥盡收,再遷不遲。”有一個末席的小臣這樣說道。
剛升任丞相的李斯輕聲解釋道,“你于農事稍遜,故此不知此麥進水,幾乎是剛長的好種都陷了地,留下的都是病爛的,要了也用不了,此時趁水少些,遷人往西。”
琇瑩也附合道,他聲音啞得狠,幾近艱澀的開口。
“那麥就算收了,也只能挑好的喂牛馬。不若遷人,保留秦的人口優勢。”
阿政看了他一身,還往外滴著水,輕皺了一下眉。
而后才輕頷首,“麥已無用,令他們莫在延遲,立遷于十五日之前到你們定下的目的地,逾期者立斬。”
眾人應下,在李斯的帶領下出了門,眾人立馬執傘跟著各自的長官踏進雨里,準備去安排下去。
琇瑩也準備帶著自己的人去安排放糧,與后期的救災調糧事宜。
然后被阿政喚住了,他揉了揉眉心,目光柔和,“去換件衣再去。”
琇瑩見自己一身濕,也是點頭去了內殿,拿了侍人找的自己的衣服,隨意套上了,便回了大殿,阿政擺了一下手,他便帶著人奔向大雨里。
阿政垂下眼簾,望著擺在左側的那幅六國地圖,韓糧不夠,還有魏糧
姚賈,這次莫要再讓孤失望啊。
琇瑩帶著人涉水而回了官署,開始調糧,糧食跟據他的指揮一波波地往災地去。
可這些根本不夠,如果不開州府和國庫,半個月己經是他可以強撐著的極限了。
開了府庫,這鬼天氣還不好,下年沒糧了,又要怎么
辦
他快愁死了,張蒼也是越看數據越擔心,兩人一起對坐,在自己的紙堆里看著這漫天的好像永遠不會停的雨,長嘆了一口氣。
本作者夕仰提醒您秦說實話,我是我哥最大的粉頭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是年,五月大雨,半月不絕,黃河決堤,數十萬秦人遷東而去,西邊的糧食啥的都沒了,國家賑災的琇瑩用商隊在六國坑蒙拐騙的糧也快見底了,好在不少河魚被大量沖到平地上,阿政就讓糧配著魚去賑災,勉強能在支撐個半個月。
趙國那邊受災不甚重,但因怕雨水往東移。五月半,琇瑩就下令讓其地郡守開始準備搶收,好要冬小麥收獲時間就在五六月份,所以也不是特別濕。
但別問是濕谷還是干谷了,只要不壞在地里,爛了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