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由自主地瞇起眼睛,向扶蘇夸起阿政來,“我們倆面對這樣的一個都覺得煩,朝中起碼有一兩百個比這樣的還厲害的吧,但在阿兄面前都跟兔子一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作為阿政又一迷弟的扶蘇,立馬跟他一起夸耀起阿政來,“父王天下第一厲害”
琇瑩心滿意足,儒子可教也,又給扶蘇劃了一瓣柚子。
果然,粉絲才懂粉絲。
這邊的阿政不知道琇瑩和扶蘇在那里肆無忌憚的夸他,不過就算知道,他也無所謂,畢竟他一天到晚要聽琇瑩夸八回。
吾弟私我,舉世皆聞。
尉繚交了攻齊的方案,現在朝中在議,每一個人都神色激動。
若攻下了齊,六國便是灰飛煙滅,這是不世之功啊
阿政自然也知道,齊國一觸即潰。但若是以強權挾威,兵不血刃,拿下齊,何必要我秦軍沙場染血。
“滅燕后,齊國而今是個什么情況”
他一開口,眾人便已知曉了,李斯立馬上前奏道,“據探子報,齊國即墨大夫認為齊國實力尚存,軍隊完好無損,此外,不愿投降的各國大夫多逃亡齊國,這也是一支可借用的力量。齊國可以聯合這些人,通過“借尸還魂”之計,使他們發起復國戰爭,收復被秦國占領的土地。一旦齊軍挫敗秦軍,還是存在扭轉局勢的可能性。上書讓齊國君臣一心,組織全國軍民,與秦一戰。”
阿政頷首,“有骨氣的聰明人,不多見了。”
確實是聰明人,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還可以寧折不彎,冷靜思考,提出對策。
不過他這一策提出來,幾乎是絕了在阿政手中的活路。
李斯俯身,“齊相國后勝貪財無厭,多年重金賄賂,已足以讓他為我們效一二犬馬之勞了。”
后勝會助我們除去他的。
阿政自然聽懂了自己的愛卿言下之意,“齊國多年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事秦謹。但四十余年不受兵,他們會怕的。”
他們一怕,把柄就到手了。我們不著急,等齊王建先出招。
李斯應是退下,阿政心中已有成算,又問了些末節,“秦商可離齊了”
張蒼起身出列,言道,"未有,齊未驅,故不曾離。”
阿政掃了他一眼,“琇瑩慢了”
張蒼立馬俯拜道,“公子未離秦前,已通令,部分大商已經撤離,小商未動,概因。”齊未動作,恐打草驚蛇。
阿政抬手止住了他的話,“他既已知曉,提前通令,便無礙。”
他坐在上首,面色沉靜,如深淵巨海,讓人一點都窺不見他的心思,靜水流深。
隨手一動,天下暗潮已涌,青年穩坐臺心,翻云覆雨。現在一對比,琇瑩恐嚇劉邦的模仿太過拙劣,一個是不露爪齒,便是那山君1,一個是張牙舞爪,裝成一臉兇殘的貍花。
實在是對比太慘烈,琇瑩估計見了都得說一句,“子不類父。”
此次歸齊是必贏之戰,所以將軍們請令都很痛快,尤其是李信和王賁,兩人一天發八封請戰書,讓替阿政理奏書的蒙毅見他倆就煩。
“交給李信和王賁吧他們駐燕,一鼓作氣拿下齊,是再好不過了。”
許多將軍已知曉了阿政想在軍中提撥新人的態度,他們也知道讓李信與王賁在燕不動,就是讓他倆再吞下攻齊的功勞,他們吆喝兩聲,不過是向王上表示自己雖老,尚能飯,討王上手中的點點安撫罷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們看著朝中差不多清一色的年輕官員嘆息,他們這群老東西該下場了。
他們自己下去還能得王上對子孫的些許垂顧,若是硬占,王上的手段從來不是小打小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