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病重,靠楊大夫用藥醫治吊著,楊大夫有幾分實力,同云牧神醫學了三月散之毒的解法,用了藥后,老夫人相較前些時日,精神頭好上許多。
所有人都知道,楚韶之口中的云牧神醫,短時間內尋不回來,老夫人能否熬到尋回云牧還難說,如今不過是在熬日子。
楚韶之不時去看望老夫人,詢問翠喜老夫人的每日用藥和狀態。
“韶之”老夫人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能和他說什么,因著今年來大大小小的爭吵,兩人疏遠太多,她不知楚韶之的近況。
母子相顧無言,老夫人心酸不已,她想與楚韶之交流,只能僵硬的開口,“宥齊的婚事,還是定下的那家他中意的姑娘”
楚韶之頷首,“懷星我見了,是個好姑娘,家世雖普通了些,但宥齊喜歡就好。”
老夫人扯著嘴角笑了笑,“能尋個喜歡的,也很好。”
聞言,楚韶之稍感意外,老夫人之前還攔著說門不當戶不對,不想讓懷星進門,現在怎的忽然改口。不過她說的這句話,楚韶之贊同。
老夫人盡力想和楚韶之多說幾句話,但楚韶之有商行事務要處理,沒留多久便離開。
楚韶之肯來看望,老夫人心中欣慰,同時縈繞著濃重的傷懷,分明是親母子,怎么會變成現在這樣從前的一幕幕,在老夫人腦海中回現,母子兩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如今。
她的想法,楚韶之不知道,每日按時來看望她,停留約么一盞茶的功夫便離開。
年關將近,周氏忙于操持準備,只每日去給老夫人請安,并不多留。
顏氏常去陪伴老夫人,陪她說說話,時常說著話老夫人便走神,不知在想些什么,顏氏識趣,不會加以打擾,只陪伴左右。
有時也會精神不濟,顏氏伺候她歇下,讓翠喜看顧,才離開回明華院。
顏氏暫時解了禁足,她心里清楚老爺為何有此舉,是以每日出門只去敬華院,也未試圖和周氏搶奪掌家權,安分守己。
府里的年味越發重,顏氏去看望完老夫人回院里,便見楚宥行的書童端著茶水往書房去。
顏氏喚住他,看了眼書房的方向,“公子還在書房看書”
書童點頭,“公子看了一整日,看得正入迷。”
又在看書顏氏不多問,放書童去送茶,心下暗暗嘆了口氣,扭頭吩咐貼身伺候的丫鬟,“去讓小廚房燉盅老母雞湯。”
丫鬟應下去傳話,顏氏回到房間,在無人看到的地方,終于顯露出愁緒。
知子莫若母,從最初善學樓學經商開始,宥行對經商的興趣便不如學習課業,當初她便隱隱有了擔憂,但見他兩邊學得都極好,她便沒完全放在心上。
可她的擔憂終是落到了實處,從最初的福壽酒樓到最近方結束的點絳軒,其他幾人各展所長,顯露才能,就連學習經商時間最晚的靜嫻,也和楚靜姝一起當了回掌事。
唯獨宥行,一次也未拔得頭籌。
楚家是經商世家,有經商天賦和能力才是最重要,這方面宥行若落了下乘,便意味著他沒足夠的能力爭奪楚家主之位。
顏氏止不住的著急和憂愁。
從前斗的厲害,今年因老爺奪掌家權平靜下來,但這不意味著從前的恩怨和仇恨消失。
以后若是大房、二房徹底掌權,老爺插不上手,他們指不定會報復。
靜嫻和離歸家,背后亂嚼舌根的可不少,只是現在老爺當家,沒人膽敢嚼到他們面前。
日后分了家,若是他們三房敗落,看人下菜碟的只會多不會少。
顏氏寄希望于宥行,即便當不上家主,只要瓜分到的權利夠大,他們母女三人就能立足。
老母雞湯燉好,顏氏親自端去書房,放下后走到書案前。
楚宥行放下書抬頭,“娘,您怎么還親自端來,讓丫鬟送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