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日,祝隱洲都看著這個小娃娃跟在他娘親身邊。
祝隱洲看得出來,他最喜歡看他的娘親笑,溫溫柔柔的,讓人百般信賴與依戀。他也很喜歡賴在娘親懷里,聽她給自己讀詩念書,講那些有趣的話本故事。
這是很幸福的一家三口。
直到有一日,宮宴上,因為這個孩子不愿讓皇帝抱自己,那個自稱是他皇爺爺的人訓斥他只知黏著母親,軟弱怯懦,毫無男子氣概。
他被嚇住,躲在娘親的懷里悄悄哭了許久。被爹爹抱著從宮里回家后,他已經哭累睡著了,但臉上仍掛著晶瑩的淚珠,讓人心疼。
孩子心性簡單,第二日便忘了前夜的事情,繼續像條小尾巴一樣綴在自己娘親身邊。只是再看見皇爺爺時,他總會忍不住避開他那種讓人害怕的眼神。
后來的某一日,見他幾次不愿與自己親近,他的皇爺爺派人將他和他的母親帶進了宮。
去的路上他問過娘親,爹爹怎么不與他們一起。娘親只是微笑著同他說爹爹去城外的軍營里給他挑小馬駒了,等他回家就能看到。
但甫一進宮,他便被爹爹的哥哥捂著嘴用力按在椅子上。
掙扎不開,他哭得厲害,卻只能眼看著皇爺爺訓斥他的娘親,又逼他的娘親服下了用一個小瓷瓶裝著的什么東西。
一直在沉默旁觀的祝隱洲忽然想起來,這個無力反抗的孩童,是他自己。
娘親看向他的最后一眼,是忍著淚,仍帶著笑的。
溫柔,美麗,讓人看著便覺得安寧。
娘親唇角帶血躺在地上時,祝隱洲仍在掙扎,但臉上的淚已經停住。
他哭不出來了。
皇帝跨過尸體朝他走來,微笑著同他說,是他對母親的依賴害了她。
皇帝和太子是兇手,而他,是幫兇。
再往后的事情很混亂,祝隱洲只在最后看清,那個四五歲的孩童了無生息地躺在亂葬崗上,陪在他娘親身邊,和娘親一同受野犬啃咬撕扯。
他的嘴角仍微微翹起,帶著笑容。
祝隱洲睜開眼時,長安城中回蕩著鐘鳴聲
皇帝駕崩了。
祝隱洲從床榻上起身,換上了沈晗霜夏初時為他置辦的白色竹紋織錦長衣。
從桌邊經過走出臥房之前,他目不斜視,似是不曾看見桌上的東西。
祝隱洲走到屋外,問院子里的侍女“世子妃離開前,可有說過何時回京”
“回世子,世子妃不曾提起。”
祝隱洲沒再多問,只淡聲吩咐道“任何人都不許進臥房,里面的灑掃和整理也免了。”
以往臥房里無人時,沈晗霜喜歡將房門敞開透氣。但他這次回來時臥房的門關著,這應是沈晗霜離開前吩咐的,為免她留下的那些東西被除他之外的人看見。
侍女垂首應下,心里卻有些疑惑。